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废都》是贾平凹由乡土文学转向都市文学的起点,小说通过对西京城内"都市人"的描绘,在人物"理性"与"非理性"的挣扎间,展示了改革带来的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侵袭,导致乡土传统由不断异化最终走向陷落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分析提出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试用他本人在小说人物方面的文艺理论来解析他的杰作<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创作.  相似文献   

3.
黑夜小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一种小说类型,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心理。小说通过一系列黑夜型意象,侧面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塑造了黑夜型人物形象,即幽灵式人物:这些人物要么真实存在,要么存在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中,两种情况均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异化。另外,小说还运用了黑夜型叙事策略,即循环式叙事,这种叙事导致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讲述效果,进一步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黄孟文的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新加坡商业社会的现实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是被异化和市场化了的。对黄孟文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人物心理分析,发现现代人在商业社会中失去自我、被异化以及市场化而不自知的生存状态。黄孟文的小说不仅深刻揭露了新加坡社会某种类型人物的无根的生活,并且内含着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批判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查尔斯·狄更斯是最具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双城记》中的德伐日太太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小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她的悲剧不仅在于她悲惨的出身及失去读者的同情,更在于她转变成为新的阶级成员时,也逃不开灭亡的命运,同时她的悲剧也集中反映了整部作品恐怖可悲的哥特风格.由于狄更斯对人物采用的“扁平”化方式,使德伐日大太复仇女子形象更鲜明,因而小说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分析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选取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详细解析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娜与斯嘉丽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便能从中发现圆形人物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几个基本的审美范畴 1、“扁平人物”和”园整人物”。 小说吸引我们主要是因为它写人。小说中的人我们称之为人物。在短篇小说中人物类型是内容的基本要素。 E·M·福斯特说短篇小说里的人物是“扁平”的而不是“圆整”的,因为他们是按明确规定的性格来描绘的。另一方面,没有一个作家能用几千字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在其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中以前瞻性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保罗一家的悲剧,预言了工业文明、消费文明的潜在威胁。本文借助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以《木马赢家》中的四个人物:保罗、保罗父母以及奥斯卡叔叔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文明对四个人物的异化及操控。小说中单向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逻辑,物质占据生命高地,被异化的普通个体失去了主体性。劳伦斯通过深刻的笔触向时代传达了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战后小说重要主题之一。小说作者从狂欢理论、人格理论、偏执妄想狂病理特征、异化等角度多样性地描述"疯狂"的形象和本质,表述了理想主义者反对战争、反对权力和人格异化、追求人性的愿望,以及试图改造现实和理想破灭带来的绝望。精神疾病已超越病理学、美学和道德范畴,进入政治和种族领域,被符号化、功能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最顺手的修辞学工具。小说中疯狂成为隐喻意象,表现为嗜血狂、双重人格、偏执妄想狂以及人格异化,各种疯狂形态都隐含着尼采的非理性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细读哈代的诗歌,不难发现其大量诗作中表达出超前、深刻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和对人类摧残自然的谴责;对社会生态的忧患与对人类社会异化的叹息。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哈代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弗洛姆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从异化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认为。异化的症结所在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重占有”的本性:主张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来消除异化。对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要给予正确的客观评价,尤其是要看到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启示作用。但是。他的异化理论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使他的思想陷入空想漩涡。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中使用不同人称叙述故事,以有限视角观察事物,既可增强事件的真实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又能使读者跳出故事反思叙述者本身,产生间离的美学效果。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入手,从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和有限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视角理论在《废都》中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Rocking-Horse Winner is one of D.H.Lawrence's greatest short stories.Taking Hester,the mother's image as an example,Lawrence described the alienated human nature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expressed his discontentment and criticism.Focusing on the alienation of the mother's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rich Fromm's alienation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mother's alienation and concluded it is the expanded crazy pursuit of money that destroys the beautiful,pure nature of human and finally alienates human nature.  相似文献   

15.
周扬毕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1983年,复出后的周扬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继而上升为批判性的政治运动。在这次风波中,周扬的身心虽然受到了重创,但他的理论和思想却被誉为"生前短暂却又难能可贵的心灵闪光"。然而,究其一生,周扬文艺思想的维度其实是一致的:它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无产阶级新文艺和新文化并为之付诸实践的巨大热情,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周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的批判理论,立足于对同一性的批判与非同一性的张扬。阿多诺将他的非同一性,逐一指向概念、启蒙和异化,形成他批判理论的脉络。在对异化进行了批判与审视后,阿多诺以“丑”来对抗异化,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试图从国民经济学的经验论证中追寻异化的根源.当他开始用“异化劳动”理论解决异化难题时,他的思路体现了三国理论范式,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主体平等观念,马克思最终还是用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寻求异化突围之径,异化劳动理论也因此走向了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鉴于逻辑结构以及考察对象的局限性,使得对于"人与人相异化"这一规定的分析陷入逻辑矛盾中,因此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悲惨境遇而导致的前三种异化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转向市民社会,不再从孤立抽象的人的角度研究异化理论,而从多元主体逻辑框架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作为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用交往异化理论从主客体二元逻辑结构分析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领域,而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领域进行分析,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涵。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结论与其成熟时期的思想交相呼应,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方针。它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是具有中国国家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文章从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的视角,解读邓小平国际政治中的时代转换论、国际秩序论、国家利益集体自尊论,以新的视角来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人物对于异化理论的不同认识,代表性的有卢梭、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马克思在继承发展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异化,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虽然是在马克思异化论上的继续,但实则歪曲了马克思所谓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