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尊重的力量     
一个名叫保罗的乞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要借100美元.虽然洛克菲勒认为这可能是在变相乞讨,但还是给他寄去了100美元.没想到,一周后保罗给他寄来了一张借条,洛克菲勒随意将其扔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2.
尊重的力量     
一个名叫保罗的乞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要借100美元。虽然洛克菲勒认为这可能是在变相乞讨,但还是给他寄去了100美元。没想到,一周后,保罗给他寄来了一张借条,洛克菲勒随意将其扔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3.
一枚硬币的价值很小、很小,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地上的硬币,我们甚至不屑于去捡拾。然而,洛克菲勒却用一枚硬币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石油大王,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美元。他虽然拥有亿万家产,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熟识在那家餐厅附近,他那个乞丐手朝行人乞讨。洛克菲勒:尔后,他满:“年轻人,你很有不应该靠乞讨度日。”乞丐感觉面前这个老人很面熟,乞丐惊讶地问:“你是?”洛克菲勒笑着说:“洛克菲勒,顿时,乞丐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洛克菲勒便…  相似文献   

4.
小约翰·D·洛克菲勒(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的儿子)一直认为自己是父亲巨额财产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他把博爱当作毕生的事业,一生中为公共事业捐献了5000多万美元。他曾经出资修缮凡尔赛宫,设立了阿卡迪亚和格兰德泰顿国家公园,捐献地皮给联合国在纽约设立总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在1920年5月1日写给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一封信。小约翰·D·洛克菲勒当时46岁,在信里他为14岁的儿子列出了“财政”要求: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长大之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洛克菲勒基金委员会的主席。信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铃带雨 《中学教育》2006,(11):58-59
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曾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这位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百分之九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一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相似文献   

6.
编辑心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乞丐》中诉说着这样一件事,一个乞丐向他乞讨,然而他却身无分文,只好无奈地冲乞丐笑笑,但乞丐还是说了句"谢谢",因为就是这简单的微笑,给了乞丐无限的温暖。是啊,有时候,我们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种会心的微笑……都可能是对他人极大的帮助。生活中,我们如果能给他人一点点小的帮助,哪怕是一个微笑,也足以温暖他人的心灵,同时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7.
控制情绪     
在法庭上,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你回信了吗?”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没有回信!”  相似文献   

8.
乞丐的选择     
郭龙 《小读者》2011,(6):15-15
10年前,一些社会学家在美国的街头对一群年轻的乞丐搞了一次调查活动。这次活动是给这些乞丐施舍一些东西,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服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这些乞丐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样。  相似文献   

9.
1915年,美国中部地区发生严重洪灾,许多人流离失所,被迫沦为乞丐,凯里和科林就是其中的两位. 两个年轻的乞丐,跟随着流浪大军到了纽约.当时,正值美国经济萧条期,大批工人失业,乞丐的日子也比以前更艰难. 这天,他俩到一座大厦前乞讨,正在东张西望时,一辆轿车驶过来,停在两人身旁.车上走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他的神态来看,一定是位大人物.果然,凯里听到路旁有人惊呼:"这不是洛克菲勒先生吗?他可是全美国最有钱的人啊!"凯里心中一动,洛克菲勒的传奇经历,父亲不知对自己说过多少遍.他一直视洛克菲勒为偶像.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初中生》2008,(7):67-68
这是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他对儿子说的那些话,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11.
智慧人四则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一个富人,他非常害怕自己死后财产再无用处,于是就想送一些财产给穷人,条件是那些人生活已经毫无希望。有一天,他在马路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一堆垃圾上,富翁感觉他很符合自己施舍的条件,就走过去送给了他100个金币。乞丐有些不解,问富人为什么会送给自己这么多钱。富翁说明了原因后,这个乞丐气愤地把金币掷还给他,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希望,那就是丢掉希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甚至不如一个掷还金币反驳富人的乞丐。生活中的绕道智慧一个乘客上了一辆出租车,说出…  相似文献   

12.
1942年,国内物价飞涨。胡适听季羡林说陈寅恪一家食不果腹,立刻托季羡林送上3000美元,但陈寅恪坚辞不受,胡适想了一个陈寅恪能接受的办法,他提出将陈先生不需要的书抵扣这3000美元,于是季羡林奉送上3000美元,并替胡适拉回一车书。这车书,胡适捐给了一些社会机构。著名学者陈之藩青年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四百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  相似文献   

13.
<正>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校长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一条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lán lǚ)的乞丐(qǐɡài)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经过那个乞丐身边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像平日里投石子般,向那个敞口杯子里掷去。可惜硬币没命中,而是在发出"当"的一声后,蹦到了外边。响声惊动了老乞丐。虽然老乞丐知道有人在施舍,可他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个依门乞讨的乞丐,如果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很可能就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对于一个亿万富翁,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只会有1个单位,也许还不到。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元钱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增加了100,而如果给了富人,社会福利仅仅增加了1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免费信箱     
张小明上网记 (3) 现在,我应该申请一个免费的“伊妹儿”(英文E- mail的译音)了。这个东东现在可时髦啦。有一个笑话:“一天,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向他讨钱。比尔·盖茨身上没有零钱,于是掏出一张10美元的票子给了乞丐。乞丐一看喜出望外,连声道谢并给了盖茨一张名片。比尔·盖茨看了大吃一惊,因为名片上竟然印着乞丐的伊妹儿地址。” 由此可见伊妹儿的魅力了。但我申请哪儿的呢?听李云说搜狐网站的挺好用,我也申请搜狐的吧。我在IE5的地址栏中键入WWW.sohu.corn的字样,轻敲回车键…  相似文献   

16.
智慧门     
有一个富人,害怕死后财产再无用处,因此想送一些财富给穷人,条件是只送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一堆垃圾上,就走过去送给乞丐100个金币。这乞丐不解,问富人为什么会送给自己这么多钱。当富人说明了原因后,这乞丐气愤地把金币掷还给他,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智慧门@笔子  相似文献   

17.
正常的细胞怎样变成癌细胞?早在1866年,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从给他妻子家庭画的一张谱系图,就领悟到癌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在本世纪初,有人怀疑病毒可能与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癌症有关。第一个癌基因就是在病毒中发现的,在1911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劳斯(F.P.Rous)在研究鸡肉瘤时,发现鸡肉癌能通过肿瘤的无细胞滤液传播,并首先证实鸡肿瘤的致病因子是过滤性病毒,此病毒被命名为“劳斯肉瘤病毒”。劳斯最先提出了病毒致癌的假说,但此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奇说怪论。直到50年代后不少研究者陆续发现病毒还可以使鼠、兔等多种动物产生肿瘤,劳斯的理论得到了大量事实的验证,因而重新引起了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给予的快乐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保罗认为小男孩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  相似文献   

19.
肖芳 《家长》2004,(Z2)
小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富翁,虽然财产富可敌国,但他对子女的勤俭教育却从未放松。俗语说:“富到穷,三代中。”他意识到有的富家子弟之所以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是因为富家子弟终日锦衣玉食,不必为挣钱糊口发愁,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小洛克菲勒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小洛克菲勒认为,做父亲的就应该花费时间教导孩子,念书给他们听,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并逐步纠正他们不当的言行。在儿女们的童年时期,小洛克菲勒没让他们享受亿万富翁家庭的优越生活,家中没有游泳池和网球场,孩子们只能玩简单的游戏,跟着…  相似文献   

20.
(A)"抠门"富豪洛克菲勒大家可能只熟悉比尔·盖茨的名字,对洛克菲勒却鲜有耳闻。其实,他也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实业家和投资大王,是美国的亿万富翁。当年创业时,洛克菲勒也是白手起家,但他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在苦心经营多年后终于打造出了今日的财富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