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具体问题经历用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并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让学生通过对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结果的观察分析,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征,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尝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能依据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根据数据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P100—1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7页第9题。教学目标巩固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统计出生人口的数量变化,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让学生了解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和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接受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第六册已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简单的统计表和见过条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据,填充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相应问题。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也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因为认识条形统计图及根据图中的数据作一些简单...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和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引导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分别学习过1格表示1个和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及如何读图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基础。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图学习的一次延伸,也是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具体问题经历用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并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11.
聂玲玲 《新疆教育》2012,(16):242-243
新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统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统计图并且会根据图分析,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目标,把教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作为了重难点。现将我教学这一课时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呈现出来,欢迎同仁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数据分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纵向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通过2个例题继续介绍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量的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说明《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目标定位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5.
背景说明 "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4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2.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选择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之后,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编排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用统计图把枯燥、抽象的数据描述出来,可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常见的统计图主要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解题时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不同问题的需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