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家长解忧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他们的家长对我说:“孩子总是要父母陪睡,这要耽误我们不少时间,您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了给家长解忧,我向孩子们讲了不少有关的故事,但是效果并不好。后来,我编了一首儿歌《乖孩子》,其内容是:“乖孩子,乖孩子,自己脱衣上床睡,不用爸妈陪,也不乱踢被。”孩子们很快就学会念这首儿歌了。我要求他们回家念给父母听,鼓励他们做个乖孩子。次日,我就逐个地问送孩子来园的家长,谁不要爸妈陪睡了,并在班上表扬这些不要父母陪睡的孩子,奖给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这样,  相似文献   

2.
精品导读     
《甘肃教育》2014,(20):128-128
正《乖孩子的伤,最重》内容简介:《乖孩子的伤,最重》是以作者回答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孩子自主学习为主题的书信集。作者在书中针对一些学生家长及教师所普遍遇到的困惑,表明了自己的教育立场,并给出具体的解决建议,传达出一种"将意志还给孩子,让孩子清楚思考、自主选择"的教育理念,告诉成人要相信孩子,做好成人分内的事,同时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使孩子从小到大都能保持自信和勇气,不断去选择、尝试、  相似文献   

3.
爸爸叫人家早点起床跑步, 自己却还在被窝里, 爸爸也不是乖孩子。爸爸叫人家快点吃饭去上学, 自己却慢吞吞地吃, 爸爸也不是乖孩子。  相似文献   

4.
悦读 《幼儿教育》2013,(12):22-23
《圣诞老人的王国》 平安夜那天.圣诞老人要前往世界各地,为乖孩子们送去精心准备的礼物。只有一位圣诞老人?那可不够在遥远的北国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圣诞老人!他们怎么知道谁是乖孩子呢?  相似文献   

5.
<正>我从小好静不好动,也不善于交往。这一点像母亲,她非常静,可以一整天不出门,一整天没有一点声音。小时候去做客,大人们常常夸我乖。我真是够乖的。我的乖一开始可能源于怕羞,因为怕羞而只好约束自己,后来却更多的是受到大人们夸奖的约束,竭力要保持他们眼中的乖孩子形象。小时候看连环画,上海人称作小人书,我喜欢的多是《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一类才子佳人内容的,不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一  相似文献   

6.
乖孩子     
2一4 E哪丝鱼生}3·:}丝二}2·小乌自己飞,小猫自己多包,、二二}二2}:二一二}‘·我们都是乖孩子,不要妈妈抱‘0乖孩子@愚勤 @韩之云~~  相似文献   

7.
难得一起与父亲逛街。总觉得父亲变得越来越严肃刻板了,自己与父亲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代沟。也总觉得,在父亲眼里,自己已不再是乖孩子、好孩子了。我小时候曾经是父亲的自豪,母亲眼里的乖孩子。每每给下班的母亲送上拖鞋,给爱抽烟的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唢呐     
难得与父亲一起逛街。总觉得父亲变得越来越严肃刻板了,自己与父亲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代沟。也总觉得,在父亲眼里,自己已不再是乖孩子、好孩子了。我曾经是父亲的自豪,母亲眼里的乖孩子。小时候,每每给下班的母亲送上拖鞋,给爱  相似文献   

9.
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到今天为止,我们一个学期的课就完成了。你们有的乖些,有的调皮些,但都是好孩子,老师都喜欢,但更喜欢乖孩子。调皮的孩子们可能总是会感觉乖孩子没个性、没创造力,所以即使很乖也要故意用点小伎俩表现自己不乖(老师曾经干过这种事,所以有个绰号叫不乖乖)。但是我感觉乖孩子恰好更容易成大器,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0.
十一只小猫     
生活里有很多规则需要遵守,如果不自觉去遵守它们,你就会像十一只小猫那样犯错误。幸好,他们及时想出了办法解救自己,错误带来的教训也让他们知道了道德自律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做一个乖孩子,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社会公德。本书的绘本版已由《东方娃娃》编辑部于今年6月推出。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都在安静地玩玩具。忽然,林林举起手里的积木,要向身边的一个小朋友砸过去。我一声惊呼:“林林!”小手停在半空,积木总算没有砸过去。虽然没有砸到人,但我觉得应该向林林指出他的错误。我拉着他的手,走到一边,在一条小凳子上坐下。刚要开口说话,林林忽然伸出手,在自己脸上“啪啪”打了好几个耳光。我一惊,一把抓住他的手:“你为什么打自己?谁让你打自己了?”林林气咻咻地说:“我就打。我不是乖孩子,做了错事就要打自己!”我拉住他的双手:“你是一个乖孩子!乖孩子都不打人,不打别人,也不打自己!打别人不对,打自己也不对!”林林不服气地…  相似文献   

12.
子瑜 《教育文汇》2012,(3):52-52
培养“乖孩子”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 “请好好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他是不是正努力要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孩子?当孩子在做这样的努力时,他就已经交出‘自我审视’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他的自信和尊严。”读了台湾学者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一书,再反观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我对当下教育几乎无处不在的用条条框框压制孩子的价值观和做法深表忧虑。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尚勇在2008年4月10日出版的《理论动态》上撰文指出,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四个抹杀个性和创新的典型现象:一是培育人才过程中的“乖孩子现象”。  相似文献   

14.
韦清 《教育文汇》2011,(8):48-49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交叉处行走着、追寻着、困惑着,期待着。我读了很多教育类著作,其中台湾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一书,竟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正>毋庸讳言,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喜欢乖孩子的。乖孩子听话、中规中矩,能够顺从而完满地贯彻来自教师的教学指令,他们的被喜欢理所当然。而许多乖孩子也确实在老师一贯的喜欢、青睐与赞赏教育中幸运地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也是事实。但对于教师来说,对乖孩子的喜欢与偏爱却很可能在教学中渐渐演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乖孩子意识",也即非乖孩子不爱的职业意念与习惯。而这一意念与习惯在写作教学中却可能对某些学生的个体性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早餐后,张老师宣布:“下面小朋友可以自选游戏区。”小朋友们很快就位了。彦彦进了积木区,但是马上又觉得自己选择错了,应该去“图书角”,前几天看的《机器猫》还想看一遍。但是张老师说“好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彦彦是个乖孩子,很听老师话,尽管很想去看图书,但没得到允许前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积木区,只是以求助的眼光看着张老师……  相似文献   

17.
"叮铃铃——"闹钟发出刺耳的尖叫。也许在别人听起来是悦耳的,但对我一个忙碌一周而睡眠严重不足的人来说,那简直是"怪叫"。就这样,周日的美梦才做了一半,就被这尖叫声扼杀了。唉,都怪自己昨天闹钟的定时没关掉。愣了几秒钟,突然想到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如何做个乖孩子》,没错,从今天起就做个富有亲和力的"乖孩子",老妈就会不再唠叨,就会给我摘掉"太操心"的帽子。想到做到,说干就干,那现在  相似文献   

18.
儿女日渐长大,父母欣喜中夹杂着"乖孩子变成了叛逆者"的担忧。常有人抱怨自己孩子"难‘伺候’,好心好意教育他,可他就不领情,依旧我行我素",一些家长更因子女"顶撞自己、与自己对着干"而伤透脑筋。一项对江苏  相似文献   

19.
每天面对着班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每天都在和同事们谈论着班里孩子们乖还是不乖。忽然想起有位作家说过“乖孩子的伤,最重”,不禁迷茫着:“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好孩子就是乖孩子吗?”于是,心中百味杂陈,思绪如潮涌……  相似文献   

20.
学乖日记     
看着周围一个个乖孩子,我下定决心,我要学着做一个乖孩子,让"调皮鬼"的绰号从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