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ARM为核的嵌入式处理器,配以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成的嵌入式系,开发适合于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通信的TCP/IP协议栈.设计并构成了基本的硬件、软件开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网络通信协议的工作流程和协议要求,开发并实现了网络通信的TCP/IP协议栈.  相似文献   

2.
王芳  于敏 《科技广场》2008,(3):51-53
以Xscale处理器架构的PXA255开发板为硬件基础,将开发好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加载到嵌入式Linux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内核中,设计并构成了基本的硬件、软件平台,在此基础上按照内核重编译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完成了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2.6.10内核中的加载与编译,并最终移植到Xscale处理器架构的PXA255开发板上。  相似文献   

3.
μC/osII下LwIP协议的移植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下移植实现LwIP这套TCP/IP协议栈,使μC/OSII成为支持网络的RTOS。  相似文献   

4.
当前Linux正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稳步发展,由于Linux可以提供TCP/IP协议栈,而GPRS网络支持TCP/IP协议,因此,综合嵌入式Linux技术和GPRS网络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飞 《科技风》2012,(1):50
介绍了基于8位单片机的嵌入式TCP/IP的远程无线控制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描述了基于GPR S网的数据传输过程和嵌入式TCP/IP协议栈简化的思路,并着重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上运行TCP/IP协议的解决方案,简要分析了μC/OS-Ⅱ内核的工作原理、任务调度方式、信号量、消息队列的典型应用,重点讨论了在μC/OS-Ⅱ上利用多任务运行TCP/IP协议,实现网络通信的系统设计方法及实现了嵌入式TCP/IP协议.  相似文献   

7.
在此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W5100组合实现以太网通信的设计方法。采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解决方案。W5100是嵌入式以太网硬件协议栈芯片,它同时集TCP/IP协议栈、以太网MAC和PHY于一体,支持多种网络协议。阐述了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接口方式、时序,以及程序实现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在存储空间有限的嵌入式网络应用中,通过合理选择TCP/IP协议子集,实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详细分析了精简TCP/IP协议、嵌入式Web服务器在微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当今互联网的发展和TOE技术,介绍了TCP/IP协议栈的原理,提出了TCP/IP协议栈芯片的设计.在设计中,实现了剪裁了的TCP/IP协议栈,主要实现了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ARP协议和ICMP协议.  相似文献   

10.
LwIP是一款优秀的开源TCP/IP协议栈,应用各个嵌入式应用,用于简化接入互联网设备的网络协议栈应用开发。uC/OS-Ⅱ是一款优秀的开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本文深入讲解了LwIP移植到uC/OS-Ⅱ的方法,并进行相应测试。  相似文献   

11.
魏骥 《科技广场》2007,34(1):47-49
本文在介绍嵌入式网关的软件构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嵌入式网关所涉及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HTTP协议、CGI技术、RS232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设计了网关内部自定义的数据转发协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法,首先构建了以LPC2210ARM微处理器为核心,外国扩展了RAM芯片,FLASH芯片、通用串口等的硬件平台。在此平台上实现了μC/OS-Ⅱ在ARM芯片上的移植,TCP/IP协议栈的开发,最终完成了可通过Internet远程进行操作的指纹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3.
能过对TCP/IP协议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的研究提出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8位的普通处理器实现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远程PC对被测控对象的监控和控制,论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原理、从uIP代码扩充的方向描述了TCP/IP协议栈的软件实现接口,并从技术实现方面分析了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下移植实现LwIP这套TCP/IP协议栈,使μC/OS II成为支持网络的RTOS。  相似文献   

15.
μC/OS Ⅱ下LwIP协议的移植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下移植实现LwIP这套TCP/IP协议栈,使μC/OS Ⅱ成为支持网络的RTOS.  相似文献   

16.
1、TCP/IP通讯协议及开发概述 TCP/IP协议使用IP地址作为网络中计算机的标识,而且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都是唯一的,一般情况下,每台计算机运行的程序不止一个,因此要在应用程序中建立连接的话,还需要一个地址标识。在TCP/IP协议中使用端口(Port)作为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的标识,因此TCP/IP协议中一个有效的网络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地址。 TCP/IP协议提供的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有两种:TCP方式和UDP方式。 Visual Basic6.O中提供了Winsock控件,用于支持网络中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Winsock 控件提供了多样化的属性和方法来实现网络通信。通过设置Winsock控件属性及调用控件方法就能够实现TCP或UDP方式的网络通信。利用这个控件,编程人员可以较轻松地编写出TCP/IP客户服务器程序。  相似文献   

17.
TCP/IP是互联网的协议基础,主要研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TCP/IP的一些非安全性定义。对其漏洞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管理等一些方法来对这些不足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TCP/IP协议下客户/服务器通讯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使用VB6.0的Winsock控件开发客户/服务器通讯软件设计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9.
园区网通常是多层级的小型局域网组成,是树形局域网。在我国通常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组建园区网网络,使用TCP/IP协议实现网络通信。然而在以太网中,AR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重要的协议之一,但是它又是争议最大的协议之一。  相似文献   

20.
TCP/IP协议是针对Internet开发的一种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其目的在于解决异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问题,使得网络在互联时把技术细节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通用、一致的通信服务。但是在物理网络上发送IP数据包时,最终的通信必须通过硬件提供的物理地址(MAC)进行。本文探讨了在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络上,IP地址与硬件物理地址(MAC)转换时的各种实现方法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