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马晓莉 《宁夏教育》2012,(7):103-103
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着幸福。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关爱学生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潜能,都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要用心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在学校里健康茁壮地成长。关爱学生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呵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为了教育和谐、蓬勃的发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精力更应不遗余力地做到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组织小额班级容量的教学,它的精髓应该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表扬每一位学生,提升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学生作为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我们编制的小班,每班的人数都比较少.教师的眼中不应该再有优差生,而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潘虹 《教师》2012,(4):11-11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向理想的教师看齐。理想的教师就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下面我就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应用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时常对学生倾注爱心,让爱的细流滋润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一、关爱每位学生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  相似文献   

6.
教育作为一种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人道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教育的人道精神主要是靠教师来实现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尊重关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无论怎样提倡教育的人道精神也都无济于事。因此,如何在教育过程中爱护学生的生命、关怀学生的幸福、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人道精神的人是每一位教育都应该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寄语     
正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成就人。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发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关爱,拥有成长的尊严,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学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就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幸福空间。就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灵的敞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人格的独立与生命的舒展。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和谐的课堂,让它充满生命的互动,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更为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生之心,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来关爱每一个学生,身教胜于言传,还要用榜样的力量来了实现情感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情感的沟通教育。情感教育还要延展至课外,发散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全方位地实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理念由教师主体性向学生主体性转变现代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 ,是在尊重人、满足人、研究人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的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即强调学生是教育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互动的关系。要实现从教师的主体性到学生主体性的转变 ,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 :(1)爱护学生的思想。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爱护学生 ,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1.
我的学生中有成绩优异的、有人品出众的、有才华横溢的、有交际能力超强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可我相信瑕不掩瑜。"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所以我用赏识和尊重关爱每一个心灵,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开启学生的心灵。“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一种正向关注、积极引导、不轻易放弃、相信成功的教育,是一种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成功教育源于苏联与美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实践,初衷是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改革,倡导的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多方面成功的一种思想,成功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思想:(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2)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3)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关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浸透在了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就像我们教学中的常规,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关爱学生体现在一件件寻常小事中。进一步说,要关爱一个学生容易,关爱每一个学生难。关爱一时容易,时时关爱难。即便如此,关爱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上,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  相似文献   

14.
钱颖 《考试周刊》2014,(97):82-82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教育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通过研究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到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所有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责任、爱与智慧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法宝。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样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全身心地关爱他们,守望他们,还需要用智慧去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为他们的成长引航。在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责任为先,做一名恪尽职守的教师责任是立业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做不好工作,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教不好学生。责任是教师学生互动和  相似文献   

16.
每个教师在不断追求自我完美的过程中,都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追求每个学生不断完美的进程中。面对群体中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教师须用完美的眼光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完美的个体的意愿出发,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实现群体的完美,不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生至上",尊重、关爱、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一直遵从以学定教,以课堂为主阵地,践行素质教育,积极探寻教育规律,遵从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师徒如父子"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而去,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只不过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  相似文献   

18.
像一切教育理念一样,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上。我在班级管理中,从爱出发,具体关爱学生,很好地消除了学生的迟到现象。一、确定合理的到校时间,让学生能够自觉做到不迟到每带一个班级,我都非常重视教育学生按时到校。在接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困难生,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一、多关爱困难生,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与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教师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应当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教育的悲哀。且让我们以一种民主的、关爱的、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心灵的期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