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其独特的地位。他在清末民初不但拥有大量的读者,而且他所创造的一种报章文体——“新文体”,在五四运动之前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康有为、梁启超是变法运动的启蒙者与领导者。梁启超的“新文体”是适应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2.
<正>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不仅是清末民国初期著名的改良主义者,还是出色的教育家。他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讲学任教。梁启超首论师范教育,批判传统教师教学中的流弊,倡行教学革新及新教学方法实践。他的教师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开启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康有为学生.作为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妇孺皆知.但他的一生与编辑报刊密切相关,恐怕知之者甚少.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笔者深切感到有必要回顾一下梁启超几起几落的编辑生涯.  相似文献   

4.
一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也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先世乃江苏吴县人。清咸丰中,太平军进至江苏时,其父叶肇浚举家迁居长沙,叶德辉后捐得湘潭县籍,遂为湘潭县人。光绪六年(1880)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十一年(1885)中举人。十八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回湘,不复出。时王先谦标榜"以提倡经学为己任",他与王投契,研讨经学,以"决事明快"受到器重,遇事被邀入议,遂在地方绅士中渐露头角。湖南维新变法期间,因其竭力攻击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倡导变法,得到保守  相似文献   

5.
朱丽 《天津档案》2006,(2):13-14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一位史学巨匠。他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对我国近代史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本世纪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多年研究中国史学的治学经验总结,其中也涉及了不少关于档案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梁启超对档案方面的见识也是比较早的。戊戌变法前六七年,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言论界的骄子",又是我国近代学术巨匠.其关切时代脉搏,"笔锋常带感情"的风格,曾为无数知识分子所倾慕,连胡适这样的通才巨才也一度"望之若在云端".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矣!治近代学术者,无论哲学、史学、文学等等,不可不谈梁启超.治档案学者,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他是目前所见记载近代最早从海外抄录档案文献的先贤,而且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著述中还有不少关于档案的议论.这些议论不仅作为"治史所持之器"的重要内容在其"新史学"的方法论中颇值得重视,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档案工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和松坡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群忠 《图书馆论坛》2001,20(1):85-86,96
梁启超 ( 1873~ 192 9)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著名学者 ,他着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 ,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他的《饮冰室合集》特别是早年所作政论文 ,流利畅达 ,感情奔放 ,颇有特色。但他曾任松坡图书馆馆长 ,为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做了有益的工作 ,这却是鲜为人知的。1897~ 1898年间 ,梁启超曾在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出生于湖南邵阳的蔡锷 ( 1882~ 1916 )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 ,从梁启超学习并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蔡锷 190 0年…  相似文献   

8.
<正>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等,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启蒙思想家、知名学者。梁启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他对西学一直持开放吸纳的态度,而在晚年游历欧洲后,又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树立了更为平等、更为全面的中西文化观一、梁启超简介梁启超于1873年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自幼便在家中接受传统的中式教育。8  相似文献   

9.
蔡锷,号松坡,在长沙时务学堂读书时,梁启超是他的国学老师。梁启超为纪念护国战争英雄,于1920年呼号奔走在北京筹建松坡图书馆,1924年开馆,梁启超为第一任馆长。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他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整个活动当中,创办报刊是这一活动特具声色的一部分。他的全部活动几乎不能和他创办报刊分开。他的“报馆生涯”始于1895年创办《中外纪闻》到1920年由欧洲回国“正式脱离报馆生活”,先后达二十五年之久,主办的报刊有十余种之多。他创办的报刊是他呼吁救亡图存的主要阵地,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办报贯穿了梁启超一生的政治生涯及主要活动,使他能够执笔为文,随兴所至,无所拘束,无所限制,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本文拟对其所办的报刊作一粗略的研究,并从中看看我国近代社会中资产阶级改良派所从事的报刊出版事业之一斑。一、办报思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特别是梁启超本人思想的复杂性,使人很难对他各个阶段的办报思想及活动情况作一准确而又简略的概括,只能把他的一生大致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而其办报宗旨亦随之分为两个阶段。1904年以前,是他的政治生涯向上的时期。在这期间,他办报的宗旨有四:一是议论朝廷,阐发政见,针贬时事。《清代学  相似文献   

11.
<正>梁启超(1873—1929),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力主"开启民智"、"教育救国",一直关注于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和人格品行,在音乐教育方面,他重视个体音乐素质培养,倡导学校开展声乐训练,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5,1(8):67-68
从1915年直至1929年逝世,梁启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天津的饮冰室(当时意租界西马路25号,现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度过的。天津成了梁启超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天津生活期间,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述活动,他的新闻活动十分有限。梁启超在天津只主持过一份杂志——《庸言》。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他的目录学著作在我国近代目录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一生活动非常复杂,著述颇丰,涉及政治、哲学、学术、文化史等诸多方面,且卓有成就.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也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他卓越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和精深的图书馆学造诣,以及他晚年就任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期间,为发展国立京师图书馆事业所起的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却鲜为人知。1890年,师从康有为求学时,梁启超和其他改良派一起设立了万木草堂。至1898年藏书已累积一万卷,为配合广东人士成立“粤学会”,他当年写了“征捐图书启”,广泛征集中西学新旧图书,用自己的著作答谢捐助者。这次征捐图书虽因变法失败再无下落,但…  相似文献   

18.
名闻宇内的梁启超饮冰室 天津市民族路44号和46号,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如今,这里作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9.
探析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曼 《兰台世界》2012,(1):27-28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等,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一生著述总约千万余字,有多种作品集留存于世,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除此之外,梁启超还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奠基者,对中华图书馆事业的打造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研究梁  相似文献   

20.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比较有名的诗人,曾被梁启超视作"诗界革命"三杰之一;学问很好,他的《中国古代史》曾是作为教材;民国后他还曾出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但在他离世只有七十多年之后,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关于生年共有三种说法:1861年、1863年、1865年。在这三种说法中,生于1863年是正确的。有两条资料可证:一,夏曾佑亲撰的《夏氏世系》(此为手稿,收在《钱塘夏氏杂稿》中)云他出生于"同治癸亥十月二十九日",即阳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