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作文"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猎取、拥有丰富的素材;"生活作文"构建先"生活"后"作文"的课堂教学形式;"生活作文"提出:作文即是生活实践时;"生活作文"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大张旗鼓地提出"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为了能真正实现"乐于习作"这一理念,摆脱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束缚,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生活为主线,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捕捉生活"、"提炼生活"、"丰富生活"、"思考生活",才能真正唤起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必须具体落实到对生活在世界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关照,才能彰显"生活世界"之所以存在并超越现状的魅力."生活方式"是生活在"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存形式和内容,是对"生活世界"话语的关注性超越.可以把学生在一定空间中展现出的流动的"生活方式"分为认知方式、理解方式、体验方式、行为方式、话语方式和交往方式,从而在对学生独特的"生活方式"加以考察的基础上要求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回归"是从教育不注重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走向学生的本真存在,那么"超越"不但是对教育"回归"本身的超越、学生本真存在的超越,更是一代新人对成人所代表的现世的超越、是基于回归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在达成成人和学生的"视界融合"的同时对人类生活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作为一种"可能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能生活"是人类行动能力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是"可能生活"的目的,实现"可能生活"是幸福生活的前提。教学是促进人生成与发展的活动,是人的可能性的展开过程,是有目的的创造性生活,教学应是一种"可能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指回到人和人的真实生活,它为教学走向"可能生活"创造了条件,而教学过程的价值关注是实现"可能生活"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皇甫科杰  王枬 《教育研究》2021,42(2):131-139
教育生活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式的自我更新过程,教师是教育生活的第一责任人,对教育生活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哲学家曾从"超验"和"经验"中寻求生活的确定性,或偏执"超验"构建起一个无形的美善世界,或偏执"经验"陷入物质至上、人性迷失的危机。反思教师的教育生活,也因偏执"超验"或"经验"而出现诸多缺失,既有性质上的偏差,也有内容上的分离,还有形式上的固化。教师的教育生活应以"生命自觉"为价值信念和根本追求,将"超验"、"经验"因素交汇于人之生命共同影响教育生活的质量,以"成事成人"为教育生活的本原性质,以"生命关怀"为教育生活的核心主题,追求"生命自觉"的教育生活样式。"生命自觉"的教师最终将在共生共长的过程中提升整个教育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生活"关系理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卢梭的"自然生活教育"、斯宾塞的"科学生活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从不同的方面论速了教育争生活的关系.当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正是教育者在继承这些伟大教育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教育发展对教育和生活关系再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核心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错误地将"生活数学"等同于"学校数学",出现了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对此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生活数学",认识"生活数学"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以及"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点.要克服"生活数学"的局限性,数学教学必须回归数学本质,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校数学",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数学知识;从现实的生活问题中归纳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广胜 《成才之路》2014,(29):18-18
正"体验"与"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热点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这里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文记录着个体生命发展的真实足迹。初中学生要练就一双敏于观察的眼睛,要善于感悟、乐于表达,用自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认为作文的"活水"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立足生活,写好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真心流露,走"观察——积累——品味——创新"的写作之路。1、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学生的生活却是一种相对稳定、静态的生活,司空见惯、周围已经熟悉的一切很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色盲"和"弱视"。因而学生一提笔,就觉得生活贫乏单调,没什么可写。其实不然,还是古人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似文献   

11.
"生活味"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味"是本质,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教师应努力使"生活味"和"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昨天"生长新知;挖掘教材的生活元素,生活和数学勾连,以"今天"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以数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向"明天"生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奉行"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活数学需采用一定的策略:运用"生活语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捕捉"生活现象",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模拟"生活情景",感悟数学的生动性;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拓展"生活时空",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初中生要学会向生活要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学会随时随地"记"生活,深度回忆"思"生活,多种感觉"品"生活,三言两语"话"生活。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活用生活素材,学会确定主从"裁"素材,角度巧妙"新"素材,细节描写"厚"素材,由句到文"扩"素材,写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多姿多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世界"有着内在价值的一致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生活世界"为课程根本来源,也以回归"生活世界"为课程最终归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是置于"生活世界"之中,走入"生活世界"的发展,也是走出"生活世界",以一种客观态度审视活动得失,从理论层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在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的同时,结合"生活世界"相关理念,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探求课程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一下,我们就遇着"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陶先生这样说过:"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