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同行论及新闻评论,几乎没有不说难写的;写异国他乡之事的国际评论,又能引来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那就更得难上几分。《两种历史观的较量》这篇国际评论,在人民日报上刊发后,得到各方认同:2002年,它在第7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又荣获一等奖。这就不能不叫人品味一下:它究竟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与同行论及新闻评论,几乎没有不说难写的;写异国他乡之事的国际评论,又能引来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那就更得难上几分.<两种历史观的较量>(下页附作品)这篇国际评论,在人民日报(2001年3月2日,第三版)上刊发后,得到各方认同,它在第7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就不能不叫人品味一下:它究竟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写评论苦,写评论难。苦在何处?难在何方?以自己16年的写作经历看,自觉苦在神思,难来灵感。“苦”往今来,一言难尽。“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虽没有多大建树,但常有作品在“大报”发表,常有作品获奖。那么,到底创作评论的灵感从哪里来?回眸自己经历,信手拈来四例,试以论之。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省级党报要闻版刊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中,为党委、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配写的为数不少。在所有的新闻体裁中,新闻评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而写会议评论,难度又更是增加了一层。但由于会议评论在会议报道中能够起到其它  相似文献   

5.
广播评论的特点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广播媒体其共性同报纸、电视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贯彻”二为”方针。但是,广播媒体及其广播评论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媒体自身的持殊性。广播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以音响见长,思维转换环节少.便于听众参与.这是广播得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评论模式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广播评论自身的特殊性。与报刊评论一样.广播评论既不属于政治理论性文章的范畴.也不同于学术性讨论文章。从属性上讲.广播评论是与它所依附的载体的性质、地位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一种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6.
评论难写.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事,又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所以一说搞新闻,大部分人都愿意当记者,而避之写评论.评论为什么这样难呢?因为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7.
县报是最基层的党报,是农民的报纸,因为它的读者绝大多数是农民。当好农民的代言人,为农民服务,是县市报人的职责。为农民写评论,替农民说话,为农民撑腰,农民才认识你、信任你,你的评论才有读者和市场。铜山是个有18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铜山日报作为基层党报,拥有众多的农民读者。而我作为农民的儿子,与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从当记者的第一天起,我就抱定“要对得起农民”这个信念,至今已写了上百篇评论。我为什么十多年如一日甘为农民写评论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热爱评论事业,钟情于评论写作。评论社会现象,针…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然而我们发现,在形形色色的节目创新中,许多电台的广播评论非但没能进步,反而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一些电台以增进平等意识为由,干脆取消了评论节目,他们主观地认为评论就是自上而下的训示;一些电台虽勉强开办评论节目,但操作中要么以述代评,要么办成了报刊杂文的有声版,具有广播特点的优秀评论如风毛麟角。这使得广播媒体的旗帜正在失去应有的色彩。而许多年轻的广播人对评论的界定、特征、采写的要求所知甚少,难以驾驭,更让人对广播评论的前景忧心忡忡。其实,新时期各种媒体、各类节目都面临淡化“宣教味”的问题,评论难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拿出观点独特、思维领先、形式新颖的评论,更显难能可贵。举凡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媒体,除了快捷的信息发布,日积月累的思想传播,评论更是其积累公信力的秘诀。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广播》杂志从200r7年第2期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开设《君昌话评论》专栏,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部主任、高级编辑张君昌先生就广播评论节目的采制规范作出讲解。张先生曾长期主持广播节目评奖工作,他将以历年获奖评论为蓝本,点评优秀作品的采制规范和精妙之处。这既是一次对全国广播评论创优历程的回顾,又将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对广播知识的普及。我们想以此带动广播评论创作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9.
赵洋 《青年记者》2017,(24):23-24
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报道越来越受到各类媒体的高度重视,金融类新闻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报道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其中,金融评论又以其观点的阐述、价值的判断、深刻的分析以及可能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而受到新闻媒体以及广大读者的关注.写好新闻评论不易,写好金融评论更难.一篇好的金融评论,既要以其专业判断抓住问题的本质,确保观点的正确性和论证的专业性;又要以其深入浅出的可读性,而为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同时还应有理性的建言,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结合过去几年工作中的体会和心得,笔者认为,写好金融评论要把握“三性”:专业性、可读性与建设性.  相似文献   

10.
李兵 《新闻爱好者》2011,(17):67-68
经常写评论的人大都有一个感觉,就内容而言,相较于时事评论、文艺评论、思想评论等,经济评论要写得春风化雨、文采飞扬,确实不太容易。经济评论难写,难在专业性比较强,难在将枯燥的经济数据、生僻的经济术语,化为鲜活、通俗的通用语言;难在将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国际评论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只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专利.而这几年,随着地方媒体尤其是地方都市类报纸重视国际新闻的采访和编辑,对国际评论也越来越重视.虽然地方都市类报纸很重视国际评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影响力上还是与中央媒体和专业媒体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杜忠锋 《今传媒》2006,(7):56-57
经济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这决定了它与其他新闻评论类型如政治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国际评论等具有共同属性:它们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代表着媒体的倾向与立场,反映并引导着公众舆论。但经济评论由于其评论对象、涉及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使它与其他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新闻评论是众多新闻体裁中比较难写的一种。而在新闻评论中,比较难写的是经济评论。如何写经济评论是个大题目,是需要专家和教授们深入研究的。《新闻实践》的编辑希望我写一篇有关怎样写经济评论的文章,因为有写经济评论近10年的经历,所以也就应承了下来,算是从业的感想吧。大家都说写经济评论难,究竟难在哪里?我看有三难:一是难在掌握经济走势,二是难在发现典型和问题,三是难在掌握经济规律。粗粗想了想,经济评论要写得到位,至少要把握好六个关系:第一,要把握好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14.
党报评论发挥着统一思想、引领舆论、指引方向、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把评论写得既有高度、深度,又有温度、关注度,这是对党报办报水平的一种检验。山东淄博日报“稷下新论”专栏守正创新,在党报评论的题材拓展、语言风格、写作技巧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进一步丰富了党报评论的写作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媒体如何用评论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坚持客观立场,对社会争议较大或复杂的新闻事件,运用质疑手段,并努力引入观点碰撞;其次,鼓励记者承担新闻评论员的角色;第三,将解析式报道纳入评论框架,树立"解析+评论"的特色;第四,评论在表达上要注意贴近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者都清楚,评论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谈到新闻评论。有些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便皱起眉头.甚至叫苦。因为写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提炼论点,选择材料,而且要慎重地考虑如何拍摄和运用图像。因此,与其它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确“难写”、“难采”和“难编”。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从新闻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下列几个关系,电视新闻评论也能迎难而“解”: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作者和读者心目中,新闻评论包括专栏评论的先天性的弱点就是枯爆、干巴,缺乏文采。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就像一切文章一样,新闻评论完全可以写得生动活泼,文采飞扬。在这个方面,专栏评论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专栏评论是署名评论,在报纸上又都是属于“花边文章”,因而它比评论员文章、编者按语  相似文献   

18.
评论不是新闻,但它却领导新闻,就像诸葛亮不会舞大刀却要指挥关羽、张飞。它在性质和档次上是根本高出一截的。众所周知,评论难写。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难写,新闻评论面临困境,新闻评论出现危机,是近十年新闻评论界的热门话题,这里面恐怕也有经济评论异军突起、渐成主角的原因。在经济报道中,经济评论是旗帜、是灵魂;在新闻评论中,经济评论应是主角。而恰恰是这个主角、旗帜、灵魂的研究,落后于整个新闻报道的研究,这与其应有的地位显然是不相称的。不仅如此,经济评论的发展现状,与整个新闻报道、甚至经济报道相比也是逊色的,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适应的。 影响经济评论作用发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试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用辩证的分析方法,以报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分量很重的体裁,可近些年来有弱化的趋势,即便各个媒体开设了一些评论栏目,但质量大多不是很高。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我们的新闻评论在一些媒体中重视不够,加上会写评论的媒体人越来越少,你抄我的我抄他,致使新闻评论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说教味浓,毫无新意,看了令人生厌。文中结合大量的切身实例剖析了新闻评论写不好的几种误区,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