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结合工程部门实际,提出了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工会具有"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效促进企业安全和谐发展,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实施关爱职工健康工程,维护职工的身心安全,确保职工的健康权、生命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保证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美国、德国、日本分别代表了当今世界企业文化管理的三种不同流派,因而对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异同点进行剖析,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企业文化理论沿革与国内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源于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八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在对比研究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下,系统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有关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九十年代之后,一方面企业文化理论继续深化,另一方面学者也将研究方向转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上,提出了三种文化类型下的企业业绩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年代为序探讨了企业文化理论形成及发展过程,提出了创新型、继承型等五种典型的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类型,并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当前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认识、建设主体、文化评价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新兴管理科学,从70—80年代产自日本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管理的一大趋势,它是企业管理在高度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产物。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原动力80年代,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把美国货打得稀里哗啦,美国人不得不放下架子,研究和学习日本的经营管理的结果是:差距不在于技术设备,而在于管理;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在于企业管理文化的局限性。有人称之为“文化因素”,日本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职工对企业有高度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在于职工对工作的称心和热情。…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创造出独特而闻名世界的企业思想文化,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企和"思想. "企和"思想主要包括企业"内和"、企业"外和"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特点的阐述,总结了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点,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6.
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发展到如今的文化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是最新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利器,是企业基业常青百年千年的秘诀。海尔、华为、联想、蒙牛,日本松下、丰田,美国的沃尔玛、麦当劳等都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功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人才创造的,而企业文化又是影响人力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注入企业文化因素,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互动中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企业文化是由宗教和企业的发展决定的,日本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本文从宗教信仰这个角度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以便把握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管理属硬性规章制约,企业文化则属软性的精神力量。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管理中多用强制管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被称为是“强盗男爵”。到了七十年代,西方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心,已转为经营战略;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心则转向了企业文化。这是日本的企业家们引进西方的严格管理手段,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结合日本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套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的“日本管理模式”。它重视对人的自觉性和主导地位的培养,注意与用户建立真挚的情感联系,重视职工与领导间的人情味,从而使企业全员滋生出献身精神,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赢得了西方经济学家与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音。”①美国的《幸福》杂志甚至说:“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②于是西方管理界流传了一句格言:“知识不如智力,智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可见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哲学信仰,觉悟。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是管理理念和产品制造设想随市场变化而持续创新;企业精神、理念、经营道德等主要通过员工的统一意识和行为习惯来体现;企业与员工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促使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得以增强;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氛围并汲取营养、彰显其个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促进国有企业在改革、稳定、发展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最早在日本兴起,具有突出的学习精神,强调经典的现代应用,重视文化的作用。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构建共同价值观。强调为社会经营;明确的企业管理哲学理念;提倡“综合即创造”。奉行“拿来主义”;以人为本,突出人本管理;“家文化”特质。强调“命运共同体”;重视精神道德;实行全员管理、柔性管理;注重创造能力。面临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对企业文化重新定位和调整。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战略中高级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式,它不仅需要在企业内营造出融洽祥和、相互促进、遵规蹈距、共同奋进的工作氛围,也要通过沟通交流、奖惩并举、职业规划等方式,在企业内发展出契合企业文化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的管理战略,通过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设计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确保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使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来自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建设之中,其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围绕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对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并将其上升到精神层面,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强有力的行为保障。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是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重点分析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企业文化的措施,以期能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美国经济的增速却落后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于是美国的有关专家把探究日本企业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增速作为重点,其中威廉.大内的《Z理论》就是此时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提出了Z型组织和Z型文化,其文化中体现了企业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因此,作者首先阐述了Z型文化,进而分析了Z型文化的价值观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Z型文化对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日本民族传统心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及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独特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日本民族传统心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及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独特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价值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上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创造了动力和保证,没有文化的企业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的情况下,更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各民族相互影响和促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古代日本人曾经吸收中国文化推进了本国的文明进程,创造和发展了民族文化;近代和现代,日本学术界展开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宏大工程,全方位、多元化、多方法论的研究,创造了学术昌盛、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日本人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的养料,融合于自己的血液,推进了日本民族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安全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