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颖 《学子》2014,(2):1-1
正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成都一位女孩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父亲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一来一去就是16万。一些网站以"成都男子反对女儿上大学,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为题报道了此事,配上长发女孩手拿录取书落寞地  相似文献   

2.
杨扶平(高二学生)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说成都有个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这位父亲认为,大学4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元,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4年至少赚8万元,一来一回就是16万元。这16万元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拿去读大学,毕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人生     
杨凯 《现代语文》2004,(3):40-40
一个女孩和她的父亲在球场玩。突然父亲把球捧在手里问女孩:“孩子,你说是这个球大还是太阳大呢?”女孩眯着眼,看了看高高挂在天上的太阳,又看了看父亲手中的球,眨眨眼睛指着球说:“球大.对吗?”父亲说:“可能对吧。”女孩问她父亲为什么,父亲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4日,武汉市众多家长趁着休假,花50元买门票去听美国哈佛大学女留学生陈某的父亲作报告。与此同时,另一名“哈佛女孩”家长写的教女一书已卖出120万册,作者也在到处作报告,并且准备写第二本书。一股“哈佛女孩热”正在兴起。培养“哈佛女孩”的经验走俏,因为适应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家里出个中国重点大学学生就不简单,出了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生更了不起。那些准大学生的家长都想听听“哈佛女孩”家长的高招,以便照此办理,也培养出“哈佛女孩或男孩”。  相似文献   

5.
《广西教育》2013,(44):31-31
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拒绝供其读书,认为“上大学无用,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一万多名网友参与大成网专题调查投票,有七成网友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有55名热心市民则表示,不读大学肯定会遗憾,他们愿意资助玲玲读书。关于“读大学究竞值不值”的话题,持续引发网友的热议。  相似文献   

6.
张鸣 《生活教育》2013,(11):33-33
一个成都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并非供不起,但却不想让她上学,认为这样的投资无用。消息传到网上,竟然有百分之七十的网民赞同父亲。媒体惊呼,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来了!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2014,(11):56-56
11月3日,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涉嫌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印章案。在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案金额约46万元。据媒体报道,雷楚年吹嘘能帮女友当空姐,诈骗10万元;吹嘘能帮孩子进重点学校,诈骗1715万元;吹嘘能帮人“买驾照”,诈骗13.8万元。  相似文献   

8.
成才何太急     
候正龙 《教书育人》2005,(1):125-125
近来读报,闻知12岁的成都女孩古立坤,因为“讨厌”学校教学,“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位小自由撰稿人,“毅然”辍学回家,专心从事写作。12岁不上学就当专业作家,未免太早了点吧?孰不知,还有更早的:9岁的广州女孩张蒙蒙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新童话集《奇奇西游记》,更绝的是6岁的常州娃娃窦蔻,  相似文献   

9.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8):2-2
女孩橙子的“微心愿”引发“橙丝带”行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成都网友小微遇到了地震截肢女孩橙子,被她的乐观所感动,遂在微博发布了橙子的心愿。橙子的故事唤起了整座城市对残疾人的关注。就在5月15日助残日当天,一场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橙丝带行动”在成都发起。  相似文献   

10.
14岁的戴瑛瑛是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三民族中学181班学生,10岁起在父亲的帮助和指导下,发明了“电热取暖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四年间共创造了“闪光带音乐记数跳绳带”、“录音书包”等12项发明,迄今已有8项获得国家专利。被誉为苗乡小“爱迪生”。她发明的“旋转发光伞”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蹈道具。“闪光圆珠笔”已经引起越南政府的关注,胡志明市将出资500万人民币,作为政府行为加以引进。“闪光带音乐记数跳绳带”被一位台商看好,将以15万元的转让费购买。尤为可贵的是,戴瑛瑛决定将她8项国家发明专利的转让费全部捐献给2008年奥运会或希望工程。十岁时“玩”出第一项发明1989年7月,戴瑛瑛出生在苗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戴智勇原是一名维修技工,母亲是一家药材公司的职工。她是一个很贪玩的女孩,从小就对声音、颜色、光、图案等充满了兴趣。稍大后,又  相似文献   

11.
“卖冰棍”的小老板──记涟水职中毕业生周静蒋开春涟城街头,一个“卖冰棍”的女孩,个把月时间里,营销额就达20万元,你信不?女孩叫周静,文静豁达,婷婷玉立。她1993年从涟水职高机械班毕业,被中美合资可尔得食品有限公司张总经理选中,成了职中毕业生里第一...  相似文献   

12.
一所重点小学的女孩,她的父母离异,自己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她今年才12岁,然而她的行为却令人震惊:她经常以买东西为名,想方设法骗奶奶的钱;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谎说父亲是大官,母亲在美国,穿“名牌”,去发廊,一次过生日就花掉200元;她追求异性,常和高中的学生结伴游逛,上网吧,打游戏机,还经常借故逃学。她甚至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我长大也让父亲养着,我才不去上班呢,上班实在太累了。如果父亲不给我钱,我就去歌厅当‘三陪’,看丢脸的是谁!”年仅12岁的女孩有如此言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深思。孩子…  相似文献   

13.
案情介绍小强,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家住北京郊区农村,家庭生活困难。2000年10月1日,与小强同村的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过家家”游戏:一名女孩做新娘,一名男孩做新郎,另外一名女孩做伴娘。此时,小强路过此处,向他们说了几句“结婚”、“亲嘴”之类的话。当天下午,“新娘”的父亲和母亲就去小强家中进行质问,并罚小强跪了2个多小时。小强的父亲责骂了小强,并让他道歉。第二天上午10:30左右,“新娘”的母亲王某、叔叔杨某、“新郎”的父亲何某再次闯入小强家。杨某一进门,拿起一个水杯就扔向小强,但没打着,然后他把小强从…  相似文献   

14.
若尘 《教育文汇》2013,(9):21-21
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一家财商培训机构,去年8月左右开张,人称“儿童商学院”。目前已有40名。他们是一群7岁到11岁的娃娃,大多是亿万富翁的继承人。他们每周上课3小时,学习如何驾驭金钱,学费最高一年3万元。  相似文献   

15.
她手下有40多名员工,每月能卖出8000袋以上的“极品垃圾”,除去员工工资等各项开支,每月的纯收入高达6万多元。短短3年,通过“卖垃圾”为白领减压,女孩轻松积累了160万元财富。谈到自己的事业,杨丽一脸的自豪:既能给别人制造快乐又能赚钱,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职业吗?  相似文献   

16.
我和父亲要到省城去,在县汽车站买票上车。我们去得早,买了票后,还有一个小时才到发车时间,我和父亲就去候车室等待。候车室不大,只有几排长椅。等车的人却不少,椅子快坐满了,只有一个女孩的身边还剩一点空位。父亲指着空位问女孩:“这里有人坐吗?”女孩望望父亲,不说话,只是摇一摇头。我和父亲就坐下去。这点空位实在太小,我和父亲坐下后,我的身体就几乎挨着女孩了。女孩非常敏感,她的钱原本是放在靠近我这边的裤兜里的,我一坐下,她就把钱掏出来,转移到远离我的另一边裤兜里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小声对父亲说:“这个女孩怀疑我们是小偷…  相似文献   

17.
他是深圳著名的歌手,但他家里却一贫如洗;他10年间捐赠钱物近300万元,而当他重病缠身时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他是两个女孩的父亲,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就是丛飞。丛飞出身贫寒,初二时就被迫辍学。但他不甘心向命运低头,执著地四处拜师学艺,终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还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1994年,他来到深圳,很快成名。刚刚成名的丛飞到成都参加了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看着观众席上几百名因家穷辍学的孩子,丛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当场将身上全部2400元钱放进了捐款箱,成为现场最多的一笔捐款。…  相似文献   

18.
选择     
女孩的母亲突然从澳大利亚回来,说是嫁了一位富商,想带女孩过去生活。女孩犹豫了。女孩的母亲说,她有豪华的别墅。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思绪又飘回那一个雨天,那一天她和父亲挨坐在门前的青石板阶梯上,一起倾听雨点在长满青苔的屋瓦上跳踢踏舞的声音。女孩的母亲说,她有“宝马”,可以带女儿四处兜风。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回忆起那一个个寒风刺骨的早晨,她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双手抱着父亲单薄的身子,一股温暖在血液里流淌,漫过心田。女孩的母亲说,女儿想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心微微地颤了——家里只…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3,(1):61-61
著名导演陈凯歌首次执导的一分钟公益广告片《橘子》还没有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陈凯歌的名人效应,更因为它传达的主题被认为是在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两位著名导演,两部公益广告,两种教育价值观此片情节简单。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女孩.我的头发“天生丽质”,估计与遗传基因有关:我奶奶年过古稀仍满头青丝.人到中年的父亲头上难寻一根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