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足球又一次经历了低谷,虽然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地伤透中国球迷的心,但中国足球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如今,欧洲联赛重燃战火,中国海外球员成为球迷关注中国足球的一个焦点,毕竟他们有机会在世界足球强国证明自己,毕竟他们代表着中国足球。而新的赛季,这几位中国球员在留洋的道路上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站在金州体育场——这块被称之为“中国足球福地”的看台上,望着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现在又默默散去的球迷群体,笔者禁不住仰天而问:中国足球,你究竟还有多少种稀奇古怪的输法?! 经历了那从欢乐之巅骤然跃入痛苦之谷的折磨,承受了终场哨响伊朗队员喜极欲狂、中国球员沉痛退场的强烈对比,熬过了新闻发布会上极度压抑几乎令人窒息的时光,笔者在难以自持的悲愤中自问:中国足球,究竟还会带给中国人多少次这种令人伤心欲碎的悲壮?!  相似文献   

3.
足球,世界第一运动,以其特有的豪情与魅力在中国拥有上千万的球迷。为足球哭,为足球笑,为足球悲,为足球喜,中国的球迷为了中国的足球几乎付出了自己感情的全部。尽管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但是在每一次中国足  相似文献   

4.
长着一双牛眼睛的英国人霍顿的额头冒出了冷汗,像一只羚羊在场边跳来跳去,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无奈的表情,他绝对想不到连小小的巴林也能成为他那支“亚洲第一强队”的拦路虎,把他的最后一丝希望无情地击得粉碎……。世纪末的中国球迷发出了悲壮的哀嚎——中国足球没戏了! 中国足球没戏了? 当高仲勋面对《足球之夜》的镜头悲愤地吐出“中国足球没戏了!”这七个字时,人们还有些将信将疑;当陈亦明在《足球》报上推出惊世骇俗的“劝世说”,李力研推出《解密足球——我与1000万球迷的对话》一书时,球迷的心一阵阵紧缩;当球迷把几十年的渴望一股脑地寄托  相似文献   

5.
鸡肋     
鸡肋一词在中文里是形容吃着没味,扔了可惜的事情。中国足球就颇有些类同鸡肋。对于亿万中国球迷来讲,足球令他们寝食难安,同时又让他们痛不欲生恨之入骨。无数次发过毒誓,此生不再看中国足球,可临到了,还是忍不住把电视频道锁定在足球转播上。我辈中人就是如此没骨气,如同一个弃妇,让人家抛弃了许多次,到头来还是旧情难却,频频向那个忘恩负义的薄悻郎君足球抛飞媚眼儿。球迷们就是如此命苦,比孟姜女还要惨。  相似文献   

6.
情景:中国球迷开始在中国之队的旗下聚齐。在古城西安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活跃人物煽情鼓噪,像“球迷皇帝”罗西和重庆“小皮球”等人,加上西安本来就十分火爆的足球热情,这一场本来不怎么值得关注的比赛成为一出球迷上演的重头戏。 越是狂热的球迷越是简单的,而理性和思维复杂一些的球迷显然热情上又欠缺一点。中国足球这么多年,至少从上一次十强赛到这一次间隔的4年里,中国足球和中国整个社会一道,浩浩荡荡向消费王国挺进。足球理所应当地变成为一种消费品,足球的消费者球迷和追随者球迷在理念上存在差别,消费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玩和消遣加时尚,追随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追求、艺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球迷文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足球球迷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经大量文献资料考证,中国足球球迷的产生、发展以及他们所发挥的功能均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在与现代足球这一外来文化的融合中所产生的中国足球球迷文化现象。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中国足球球迷经历了一个由个性逐步发展到群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演化过程。足球球迷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的兴盛衰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背景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8.
足球迷是快乐的,但作为中国足球迷是倒霉和痛苦的,中国球队的一次次的失利都会令球迷痛苦万分,和球迷的痛苦比起来最倒霉的莫过于中国足球的教练们了。NO.8迟尚斌他曾经率领大连万达创下了许多后来者难以逾越的联赛记录,他带领厦门队首次冲上了甲A,它就是为人厚道的迟尚斌。可以说在大迟接手深圳队以前,他的足球教练生涯是非常成功的,可惜大迟晚节不保,因为他的铁腕政策,惹怒了深圳队的“球霸”们,于是大迟成了中国足球第一个被球员赶下课的教练,可惜大迟的一世英名,竟然倒霉地毁在一帮“球霸”的手里。倒霉指数:5点背指数:7NO.7米卢从中…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球迷太难了!多少年来,我们的心追随着中国足球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但中国足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次次无功而返,让绿茵好汉前赴后继、泪洒沙场!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也不知伤心过多少回,中国球迷的激情与希望总是被无倩的结局创伤、被无能的臭脚辗碎。输一回,我们的心痛一回。中国足球使一代又一代中国球迷深陷在黑白相间的足球情结中不能自拔。中国球迷一回回熬得精疲力尽,一次次伤心落泪,却把希望悄悄蓄积在心中,把失望留给自己,耐心等待无奈的下一回。中国足球,我们曾经被你撩拨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中国足球,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的改革,第一次把足球真正带人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三年职业足球联赛推动的不仅仅是中国足球本身,还极大地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球迷群体的发展。在火爆、激烈的球市背后,出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球迷故事。尽管在他们身上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仍然不失为中国足球运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刊从本期开始,专门开辟“球迷的故事”栏目,专文介绍球迷群体中一些富有传奇色彩和感人经历的故事。同时也欢迎广大球迷,记者、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讲述发生在你自己或你身边的球迷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足球一次次在国人面前触礁,而目前广大的球迷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沉着、理智,致使几乎所有的报刊都评论说:“中国的球迷更成熟了”!是中国的球迷更成熟了吗?笔者在此不敢默认和赞同,而是认为在这种“成熟”的后面有更多的是失望、冷漠。他们曾一次又一次为中国队呐喊助威,而看到的是一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历程,有时候真的很累,但是却不能停下来歇息片刻。漫漫长路,飘泊是我们的选择、所以我们还得铁了心陪着中国足球走过一生!这,便是每一个中国球迷的心声。想起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一位行将辞世的老球迷在弥留之际,绝望中深情地握住儿子的手再三叮嘱:“孩子,国脚冲出亚洲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受了中国足球几十年的“迫害”,老者依旧是这般地耿耿忠心,至死不渝。每每想起,都不免有一份感动、几番悲哀盈上心头。球迷就是这样一些可爱、可敬、可怜、平凡而又普通的家伙。他们总是与冷眼、痛苦和孤独相伴,然而他们却永不言败、永不  相似文献   

13.
从"十强赛"到现在,中国足球在苦涩和痛苦中备受煎熬。这种煎熬是全方位的:球迷们在失利后的痛苦中发出了一个又一个愤怒的法问;球员们在剩下的联赛中要去对付以前从未对付过的寒冷;戚务生在一次流产的"商务活动"之后再度抿紧了他那欲言又止的嘴唇;而中国足协在年关将近,不得不召开一系列早已该召开的会议的同时,还不得不全力以赴去准备一扮能让球迷满意、对事业的未来有益的"十强赛"总结。大赛失利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们心头,凡是与中国足球沾边的人都有一种格外的疲惫、敏感和脆弱。在这个冬季,中国足球的日子不好过;尽管,天气…  相似文献   

14.
足球三思     
1995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结束了。这次会议给人的感觉是上上下下的重视程度非同小可。作为一名球迷,我觉得中国足球有这么多人关心重视,一定会大有希望。在此,我从球迷的角度谈些看法。一、人们常说球迷是球队的衣食父母。假若球场上没有了球迷,足球要想走入市场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国足球在向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两年来的得与失,球迷心中最有数,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有许多高品位的行家,谈起足球来思维清晰,洞  相似文献   

15.
当今球迷现象的特点之一是球迷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职业球迷的出现。所谓职业球迷,便是已把中国足球的兴衰放在“唯此为大”的位置。他们大多打破了铁饭碗,辞去了公职,让足球支配自己的生命和理想。鞍山球迷协会会长罗西便是这种职业球迷的代表人物。此君本名李文钢,由于酷爱足球,那削瘦的面庞、深陷的眼窝有点像意大利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的球迷对中国的足球文化是有贡献的,他们所独创的“雄起”和“下课”这两个有着鲜明四川语言特色的词,已成了中国足球领域里共用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四川足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这期间,球迷的“雄起”起了很天的作用。他们的定位很低,他们知道自己的球队还很弱小,于是他们只需求自己的球队有一种精神,这就是“雄起”。于是,四川的足球在球迷的呼唤中果然雄起,在中国的西部树起了一面大旗。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当四川的足球真正的雄起之后,我们的那些可爱的四川球迷心也野了,眼眶和定位也高了。在他们的心中,容不  相似文献   

17.
为冲出亚洲所做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使中国足球再一次面临尴尬:一方面是四年足球改革和职业化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国家队令人失望的表现,为中国足球可能带来的停滞甚至“退步”。因此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次失利带来的冲击,成为真正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中国足球输在哪里?在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中国足球的未来与希望在哪里? 11月14日,本刊与北京润迅通信公司联合主办了“润迅”中国足球何处去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既有多年的老足球工作者,又有采访足球多年的新闻记者;既有长于理性思维的学者,又有富于形象思维的作家,更有对中国足球爱恨交加的球迷。他们坐在一起,真诚、热烈地,从多层次、多角度为中国足球“解剖”、“会诊”。本刊摘录部分发言者的主要内容予以发表,以期与广大读者、球迷朋友共同探讨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从执教中国足球队的第一天起,洋教练施拉普纳就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巨大压力——中国几亿球迷对进军世界杯望眼欲穿的渴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国家队主教练所不曾遇到的。但是,施拉普纳并没有因为这种压力而退缩,而是始终不知疲倦地传达着他的足球思想,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充满着坚定的、长久的信心。然而,也许他并没有想到:当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之后,他的这种信心并不能抚慰中国球迷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的痛苦心灵。对于试图帮助我们解开中国足球一个个谜的施拉普纳来说,有一个谜也许他永远解不开:为什么一年以来一直把他奉作神明,大加赞誉的舆论和球迷会如些快地反戈一击,甚至有人提出让他尽快卷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20,(1):48-57
足球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经常展示出一种自我化的力量,足球由此获得了超体育的符号价值。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球迷都将足球看作群落、种族、国家力量的象征,足球由此获得了伦理学意味的合理性。足球还具有强烈的族群本位主义内涵,彰显出群落、种族与国家的正义性,足球的工具理性中蕴含着伦理至上的内涵。中国球迷一度认为足球是一种单一的爱国主义的符号,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使得足球成为一种极端性文化。被忠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球迷很难将足球理解为一种娱乐类型,中国球迷所捍卫的爱国主义具有相对独立的神圣性,而在神圣情怀的语境内,中国球迷始终维持着国家至上的思想。足球强化了中国人原本缺失的仪式感。中国球迷的爱国主义伦理化选项源于中国国家宗教的缺失,而在爱国主义的语境内,足球的正义性得以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球迷的世界杯梦想具有丰富的道德、教化与仪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北京球迷终于完成了中国足球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往返跋涉逾万里、海陆空立体赴客场助威。他们带着家乡无数球迷的嘱托,带去对家乡球队近似疯狂的挚爱,带回了他们疲惫不堪的身躯与嘶哑的声音,还带回了客场球迷可以理解的恨……在球迷的眼中,这的确是一次浩浩荡荡、气势磅薄的举动,在另一些人眼中,却认为是球迷间流血互殴的先兆。站在不同角度乃至职业观察,双方的结论也许都有道理。在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