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越来越重视人才这一最宝贵的资源。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技能之外,文化基础、职业基础也逐渐显示出了重要性。未来的就业者,光有自己的职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从事职业工作的一定的综合能力。而语文学科是职高课程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老师,应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把语文教学重点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建设相联系。使语文教学适应于学生将来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呢?通过课堂。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赵霞 《职教论坛》2002,(2):51-51
语文老师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是由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素材,这就为语文教学的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知识和品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的体会是:一、传播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众多的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增值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供了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因此,如何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显得特别重要。笔者认为,语文素质应当涵盖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言习得、文化传承等。二是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识;三是智能素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观察、想像、思维、创造的能力:四是审美素质,包括初步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这四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那么,应该如何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深入改革,找到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学方式。那种传统的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明显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而且学好语文也不能只是依靠老师的硬性灌输知识,也不是只依赖于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语文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情感体验,特别是对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的把握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随着语言感知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呢?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利用互联网开展课内外阅读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也是有效落实发展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 新尝试。那么,疫情之下该怎样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居家阅 读,让学生的居家生活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呢?笔者在疫情期间围绕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通过指导学生线下阅读、线上分享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激发了 学生阅读兴趣,达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正确处理好专业科与文化科的关系,那么作为文化基础学科的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该如何呢?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构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课堂呢?一、新型课堂应当是突破教材限制,坚持多渠道积累的课堂 语文之塔是一砖一砖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功底就难以夯实。新型课堂应突破教材限制,让学生多渠道积累,能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如《火烧云》中有很多描写颜色的词(红通通、梨黄、  相似文献   

8.
正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读书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孕育出的教育背景具备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平台广泛等特点,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十分有利。语文是学生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升综合能力,如何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人才,是广大中职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以期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不断,语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在课堂怎么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线语文老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英语教学在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同时,不能单方面重视外国文化而主张学生忽视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而应该在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的同时兼顾母语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不断,语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在课堂怎么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线语文老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前进,都必须进行创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是创新的基础工程,是每个时代的重任。作为文化信息交流载体的语文老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侧重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标新立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语文老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去品尝词句,在读中悟情,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扇窗。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朗读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时代需求的已不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如何去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呢?作为跨世纪的职教老师,义不容辞地要担起这个责任和使命.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出具有"信息技术文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陈小玲 《广西教育》2013,(14):64-64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的具体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自主"是第一位的,没有学生的自主、自觉、有效的学习,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将缺乏实质性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学习缺乏兴趣,别说自主学习,就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学生在课堂貌似"认认真真",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赋予语文教学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使语文教学达到这样高的要求呢?怎样还语文课丰富生动、兴味盎然的本来面目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采取体悟式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调动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还谈何创新?相反,…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与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揆情度理,激发自学情感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学习体验的教育,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减少教师授课时长,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老师怎样开展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并且在落实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达成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一、运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是以人为本教学策略的良好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