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教育改革正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但它的实施仍面临着众多及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法改革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中小学的教学现状是教师讲的太多 ,学生独立思考少 ;考试次数多 ,学生睡眠少 ;作业多 ,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 ;教师硬灌太多 ,学生吸收太少。所以 ,教学规律的学习研究 ,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现出其迫切性。只有掌握和正确运用教育规律 ,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即是教学方法的优化表现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高职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不足;学生基础、学习习惯差;教材知识内容与就业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没有因地制宜,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问题。为此,为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明确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探索、尝试、实践合适的教学方法;关注、引导、鼓励学生,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物生产专业本科《猪生产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作了初步研究。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是实验内容的优化等;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开设研究性实验等。结果表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均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工科院校考试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工科院校考试存在的若干问题 1.重评价功能轻其他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考试主要有如下功能: 评价功能。对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行半定量与定量评价,反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 鉴定功能。评定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优点和不足,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和存在问题,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功能。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引导作用,有的考试内容与形式会促进学生“深式学习”,即真正理解、批判地研读学习内容,把所学到的思想观点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融会贯通;而有的考试,…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但是目前处在困境之中,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兴趣下降、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如何才能既不加重学生负担,而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课堂教学,我们主要抓了备课、讲课和推广课堂教学经验三件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讲课是三多三少:照抄参考书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少;教师讲的多,指导学生学的少;分析教材多,研究如何练习巩固少。尤其是语文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率很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备课、讲课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参考教学资料,加强集体研究;二是要明确每节课讲授的“双基”内容,要重点突出;三是讲…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是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教材内容实用性差、教学方法趣味性差则是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改革。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重组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尽可能地多做一些直观演示和课堂实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教法,轻学法;重理论讲授,轻学生的实际训练;重规范化要求,轻教师的个性化表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策略是:注重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空洞理论多、实践经验少。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1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要么重理论轻能力,要么重能力轻理  相似文献   

10.
保险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授课方式可以较好完成理论知识传授,但缺乏实践内容,将影响最终教学结果。基于学生学习动机,当前保险学教学面临实践性不足、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度弱、课程讲授方法缺乏创新、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与挑战。文章认为采用威斯顿相互作用法教学模式可以加强课程实践性;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满足保险市场需求;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高教师素质与优化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