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易娟  尚忠明  赵庆  李枚梅 《科教文汇》2013,(16):203-20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SCL-90得分整体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总分存在差异(P=0.001)。其中初一年级的SCL-90总分最高,高二年级的SCL-90总分最低。结论:①灾后心理援助必须持续进行,特别关注女性的抑郁、焦虑和恐怖情绪。②灾后心理问题生大大增加,重点是低年级的学生。③学习压力与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适当的学习压力或许有助于地震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学生SCL-90的总分依次是汉族、羌族、回族、其他、藏族呈递增趋势。不同受灾情况学生SCL-90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地震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性别、民族、受灾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超  闫淑军  孙明 《科教文汇》2011,(1):166-16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93名贫困大学生,298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且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等因素在SCL-90各项因子的得分也存在差异。另外,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贫困大学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黄婕  张成龙 《科教文汇》2010,(6):175-177,19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74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健康,但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在恐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西藏自治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西藏小学教师管理、教师教育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西藏自治区256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内地167名小学教师进行比较。结果西藏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为正常得分,强迫因子显示症状得分。其心理问题检出率(总均分≥2)为35.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为33.3%,中度心理问题为1.7%,未检出重度心理问题。西藏小学教师SCL-90量表9项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p=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0.001)、抑郁(p0.05)、总均分(p0.01)均高于内地小学教师,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藏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校别和民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年龄、城乡差异。结论西藏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西藏小学女教师、重点小学教师、汉族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调查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对512名高校毕业生进行SCL-90团体纸笔测验;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高校毕业生SCL-90测验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毕业生在得分上存在差异;结论: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2015级8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水平均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偏执因子2015级大一新生的得分均高于2014级大二学生,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但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勇  高和平 《科教文汇》2007,(12S):26-26,28
调查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对512名高校毕业生进行SCL-90团体纸笔测验;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高校毕业生SCL-90测验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毕业生在得分上存在差异;结论: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60名大学生,运用SCL-90量表,探讨大学生网球教育和心里团体结合的方式,与单独心理团体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除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SCL-90因子均与网球运动和心理团体相结合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为网球运动与心理团体相结合的教学有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nauppfprstran,EMBU)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父亲教养方式中F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四个因子存在负相关,FF2与躯体化等五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5与强迫等八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6与十个因子全部存在正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中M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六个因子存在负相关,MF2、MF3、MF4都和十个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特殊性,并且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任有勋  邢杰  翟庆峰 《科教文汇》2012,(17):176-177,183
目的: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找到除经济因素外,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潍坊医学院1-4年级贫困生300名和普通生300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量表,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性格、生源地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找到除经济因素外的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结果:贫困生和普通生各因子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生源地(外省和本省)的贫困生间各因子分无统计学意义,低年级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较高年级贫困生高,内向贫困生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外向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间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低年级贫困生较高年级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更加敏感,内向的学生更易患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以浙江省90个区县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探讨省域内区县尺度下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的推进路径。结果表明:①浙江省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分项得分和综合得分均呈现显著的“金字塔”型结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各维度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总体以杭州市为圆心呈现“较高—中等—较低”水平的圈层式分布状态。②从各分项(维度)评价得分看,浙江省的绿色发展环境最好,创新发展环境和开放发展环境次之,协调发展环境和共享发展环境最差。③根据浙江省面临高校与科研院所数量且聚集于杭州和宁波两地、相对于收入的高房价和FDI流入的双创效应不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既要从全省层面把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的推进路径,也要从针对各区县的短板及其发展特色,重点从强调基础设施和优化人才结构等方面设计符合本地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冉素真 《科教文汇》2011,(33):39-39,77
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普遍较男生高。本文分析了不同年级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旨在为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15):194-194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院调查比较中医药院校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资料。方法院采用SCL-90对不同类别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大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除敌对因子外,內向型大学生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外向型和内外兼有型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抑郁、人际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结论院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性格、独生和非独生以及不同性别等因素,有区别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俊茹 《科教文汇》2014,(4):187-189
目的:分析地方: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IV/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的现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对这类特残人群的干预措施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SCL-90、SCSQ和SSRS三个量对桂西地区(百色市)103对HIV/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异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L-90调查结果。病患组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除“偏执”和“其他”两项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IV/TB双重感染患者积极应对显著少于对照组,反之消极应对也显著多于对照,病患者组的社会支持力度上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经过回归分析发现HIV/TB双重感染患者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三个因素有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结论:HIV/TB双重感染患者由于疾病特殊,加上社会支持的不足,其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要做好此类病患者的防治工作,需要在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疏导,多开展疾病的知识宣教等,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怀、共同努力、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利于患者的环境,才能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