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池州来说,创连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承接,则是池州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池州在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池州在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的对策,借此推动池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华洋  武巍泓  赵红 《现代情报》2011,31(10):117-12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目前国内惟一国家级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区域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该区域产业转移的地区与行业分布及信息共享现状和共享障碍,构建"区域共建,行业共享"的区域信息共享体系,最后提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尚可  孙杰 《科教文汇》2013,(24):205-206
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移,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更新及商业业态升级改造的成因之后,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我市老城区商业中心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尚可  孙杰 《科教文汇》2013,(8):205-206
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移,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更新及商业业态升级改造的成因之后,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我市老城区商业中心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为探究示范区内企业R&D效率,利用企业相关数据和DEA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市和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市相比,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只有滁州、马鞍山和池州三市DEA有效.进一步分析的结论认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和规模不合理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效率,企业必须合理配置各项投入要素,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就政府调控在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分析了皖江示范区政府调控应遵守的原则,提出了政府调控的手段以及调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个主题,打造"新常态"下安徽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遴选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Weaver-Thomas评价模型相结合,探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研究的新方法,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对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分析表明模型结果与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现状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期刊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存在与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三方面不协调等现实问题,"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优化安徽省科技期刊的学科布局,应将科技期刊发展嵌入"示范区"发展规划,围绕支柱产业,集成整合现有科技期刊资源,统筹布局,丰富内容,提升支撑发展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于产业转移的窗口时期,本文根据前期研究产业转移已有理论成果,对国家设立的六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从总体经济指标入手,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安徽皖江地区不仅总体优势明显并且与区域发展核心区重合,在六个产业承接地区中最有可能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而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产业承接效果还不明显。皖江地区由于靠近经济发展成熟长三角地区,技术和经济扩散效应使得皖江地区获得总体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皖江城市带建设首个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的背景下,运用两阶段DEA方法,对皖江城市带支柱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并按其效率特征差异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产业类型。运用共生理论,根据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兼容度水平,构建了皖江城市带共性技术产业协同共生区域。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江示范区市域间三次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以及相对优势产业存在趋同化现象。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趋同化、惯性跟进国家的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承接产业的趋同化,是导致其产业趋同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应立足于经济功能差异化定位,审慎选择与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延伸传统产业的产品链与价值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市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城市的相互联系,不是孤立的存在,以皖江城市带的主要中心城市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以及地缘经济关系研究长江经济带中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与其他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间中心职能指数相差悬殊,皖江城市带城市基本分布在三四级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城市与长江经济带其他沿线城市经济联系量总体呈现随着空间距离的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与江浙沪部分城市基本属于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与中西部大部分城市属于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皖江城市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也要与东中部地区深度合作,形成立足安徽,加强与东部战略合作、联接中西部,努力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3.
推动我省与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们的指导意见>,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承接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领域、社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联动等方面推动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发展,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跨区域的行政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构建出满足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信息服务体系,并分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服务平台与服务对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冯锋  张淼  周琳慧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86-90,106
在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运用链式DEA的方法对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并根据效率特点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城市及各重点产业效率差异较大,同一城市或重点产业其两个阶段的效率亦差异明显,而且大部分重点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尽如人意,无法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汤君 《科教文汇》2012,(35):59-59,65
本文对在新时期下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服务我们安徽唯一的国字号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及我们马鞍山“6653”战略部署的发展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安徽经济总量于2009年跨上万亿元台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重大战略平台的推进,安徽开始步入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发展也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新形势下的安徽城镇化对推动安徽跨越崛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成为推进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民生竞争力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比较了合肥市与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民生状况的优劣。研究表明:合肥生活环境良好、房价适中、科教资源丰富;交通区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合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劣势是经济基础薄弱、居民平均收入不高,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优势不明显。合肥民生建设应发挥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克服不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0,(6):12-14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的中心和大局,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工作为重点,坚持"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动员和组织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力为促进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省科协党组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20.
聚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益,为增强相关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以2007—2019年我国中西部162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多时期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可显著增加区域创新数量,并提升以实质性创新和绿色创新表征的创新质量能力,但其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承接地是否明确具体的转移产业来源区域以及示范区所处发展特征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政府竞争两种作用机制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各地应继续积极打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环境,在承接转移产业过程中注意明确划定承接产业类型、关注创新质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增长极作用,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