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特征选择是避免维度诅咒的一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在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中,为了同时找到与问题相关性最大的变量及其对应时延,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的有监督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带有注意力模块和学习模块的深度学习模型,将原始二维时间序列数据正交分割成两组一维数据,分别输入两个不同维度的注意力生成模块,得到特征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注意权重。两个维度的注意力权值点积叠加作为全局注意力得分进行特征选择,作用于原始数据后输入随学习模块训练不断更新至收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特征数小于10时可达到全量数据训练效果,与现有几种基线方法相比实现了最佳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此文根据元胞自动机论分析道路交通流,以行人利益为中心,方便行人为第一前提,从双向行人需求、车辆需求、行人车辆交互三方面建立行人过街方式模型,研究设计同时满足行人和车辆需求的交通管制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了特例分析。模型考虑了行人产生概率、违规概率、群聚违规概率对车流和行人流的影响。提出了在保证行人安全便捷的前提下提高道路交通效率的意见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它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行为,才能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笔者积多年生物实验教学经验,注重运用学生的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一、深化、忧化注意力是上好实验课、培养能力的前提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是从无意注意开始的,到了初中,有意注意不断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所以,初中阶段是深化、优化有意注意力的重要时期。初中学生很喜欢上实验课,但他们图新鲜、好玩的成分大。实验中碰到困难就可能注意力分散、转移,如不及时将无意注意深化、发展为有意注意,实验课就会流…  相似文献   

4.
在简述了事故多发路段对整条道路的安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之后,作者对基于GIS-T作为软件平台对道路多发路段进行安全评价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GIS-T软件的功能优势,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GIS-T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安全评价体系,提出了该体系所需数据资源的来源,明确了其主要的空间分析技术和查询能力,并说明了将其应用于评价工作中,能够提高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注意是搞好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把注意称之为“知识的门户”。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那就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学生假如在学习中失去了高度集中注意的品质,也就不可能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了。这是因为:人在注意时,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其余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对于一些事物注意越集中,对其它事物就觉察得越模糊,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神经细胞之间就会配合得很协调,对教师的要求留下的“痕迹”就会深刻;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中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就会互相“打架”,你干扰我,我干扰你。结果一堂课下来,大脑中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6.
"现在是早晨7点整,一辆开往南京的货车与一辆正要拐弯的车相撞,两位司机都受了轻伤……""现在是晚上10点30分,一辆车撞上了路旁的一位行人,导致行人死亡……"这样的新闻报道时不时会出现。有多少事故,就会有多少伤害,随之而来的,就会有多少眼泪和悲伤。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足球裁判员在比赛执法过程中注意力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并结合注意的基本涵义和基本活动规律,就如何培养足球裁判员的注意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行人检测一直是视频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无人驾驶、道路监控、智慧城市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技术,全面分析目标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研究行人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流程,并基于YOLO v3进行了软件系统实现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在准确度和实时性方面满足行人检测要求。最后,探讨了行人检测技术未来发展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儿童注意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培养注意力应该从好奇心、兴趣点、有意注意、游戏、操作、家园配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翻译活动并非仅仅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译者与原文作者在认知模式的形成方面很可能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组织信息时的注意力分配上往往是不同的,注意窗理论可以让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对表达式产生相似的注意力。因此,研究注意力视窗的分布与等值翻译的关系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有利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业务日增月盛,物流道路运输事故也随之递增,货车事故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根据福建省某地区三年内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可知,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成因包括人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等。应用德尔菲法对事故隐患做出定性分析,可有效帮助物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清货车事故成因与隐患,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减少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交通事故统计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一阶单变量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即GM(1,1)模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尤其适合于交通事故预测“小样本”的随机不确定问题。本文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模型GM(1,1)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对宁连高速公路北段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并对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对视频中事故横断面道路实际通行能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直观的变化趋势图,并给出不同车道的影响差异的定量结果;运用交通波原理、分段函数法、Greenshields模型,建立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横断面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上游车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编程,通过对模型的定量分析,客观地测算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分析误差后对模型进行改进。使结论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RBF神经网络在事故预测领域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道路事故预测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运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00—201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法律现象和后果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原则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一般原则和实践中的赔偿情形进行探讨,并从实践角度对《侵权行为法》提出了立法和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要在道路上设置作业区,遂使该段道路成为城市道路的瓶颈路段,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通过研究占道施工对路段交通带来的影响,可以评价施工区交通运行特性以及服务水平,针对施工区存在的问题及道路条件、交通环境的变化提出改进措施,以便进行相应的交通疏导。文章结合实际的交通现状,给出了道路施工对道路交通能力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改善道路通行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案例为研究载体,以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为切入点,注重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突出解决保险赔偿问题在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并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更公平合理地处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20.
依据宁连高速公路北段大量交通事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事故形态分布、事故交通方式分布、气候分布的规律,并分析交通事故在各种状态下的原因。采用适合本路段的累计频率曲线法进行鉴别,寻求最佳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事故多发位置,并对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