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球化已深深触及人们生活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信息的)和达到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轨迹看,还是从现实社会以及理论形态来看,社会主义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化的进程和影响。全球化是不可能阻挡的历史潮流,其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日益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各种制度、化等社会障碍,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而快速的流动、活动、交往和联系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整体性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还包括政治全球化、化全球化等。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也成为今天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全球化的讨论是对20世纪资本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结。现今,全球化已经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至Ij全球范围,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现实为社会主义国家既提供了发展经济的便利,又设置了认识国情的障碍,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考察20世纪初列宁对此问题的思考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进入21世纪,全球化浪潮发展更加迅猛,波及经济、政治、化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使道德教育永葆生命和活力,才能使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把握主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然而正因为种种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该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探讨应对之策,以期能为跨文化交际的人们提供启示,尽量减少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就出现了全球化迹象,而现代意义的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凸显和加剧。从历史进程发展中可以认识到,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它的产生在于国际分工和市场发展,是不能抗拒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全球化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中,可以清楚地把握全球化的意蕴;从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可以看到全球化价值体系形成的必然性、统一性和辩证性。  相似文献   

7.
从《共产党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是一个全面的进程。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世界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路向呈现出由"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拓展的特征。与此同时,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诸如新自由主义的不利影响、全球多元文化认同的障碍以及国际组织保障力度的不足等。全球化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两者之间的关联也将日趋紧密和复杂。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化的演进,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化趋势需要劳动力接受更多的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消除学习障碍,保障所有人的学习权益,使教育和学习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组织和所有的人,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复兴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支撑,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英语学习的行列,然而由于年龄、教育背景和个人情况不同等原因,成人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其中词汇问题是其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通过对成人英语学习的动机、成人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在对历史哲学的反思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东西方社会形态差异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继封建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东西方社会形态的差异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种差异在20世纪扩展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极对立,经济的全球化与这种两极对立并不相矛盾。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思想和实践产生于全球化中非洲的边缘化以及非洲内部关于发挥"内部发展潜力"以遏制边缘化的诉求.它旨在使非洲高等教育摆脱西方高教模式的束缚,克服外向性,驱散自卑阴霾,从而独立认识和自主建设符合非洲实际的、自己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水平还比较低.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未来发展的根本点是使非洲高等教育牢牢扎根于非洲大地,增强高等教育的本土适切性,强化非洲民族使命感的教育和民族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其历史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生存交往式全球化到资本扩张式全球化再到文化融合式全球化的嬗变。全球化天然不是资本主义化,资本扩张只是全球化的一种历史形态。在新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只有联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境遇和交往时空实现正和博弈、合作共赢、和谐共存,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无法摆脱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任何民族国家都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我国也不例外。全球化过程不仅为各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且,也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全球化视野中人的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刘洋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1):33-35,61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经济全球化、交往全球化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无不证明着这一预见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样处于世界历史的背号之下,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历史观"成为国内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针对"全球历史观"与"西欧中心论"的关系、"全球历史观"的内涵及特征、"全球历史观"的影响以及"全球历史观"的贡献及局限性等问题纷纷发表论著进行探讨分析.细致梳理国内有关"全球历史观"的重要论著的研究状况,有助于全面加深我国学者对"全球历史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以主体人的培养为中介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在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商业开发中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革命史的范式揭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根据,遭到了挑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其历史根据:现代化的全球性和不可避免性,使新中国无法脱离世界现代化潮流这一世界历史运动的主旋律;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伟大成就与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新中国唯一自觉的选择;现实的阻碍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扩张的反现代化力量的存在,使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根据的现代化分析,有助于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革命史的范式揭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根据,遭到了挑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其历史根据:现代化的全球性和不可避免性,使新中国无法脱离世界现代化潮流这一世界历史运动的主旋律;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伟大成就与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新中国唯一自觉的选择;现实的阻碍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扩张的反现代化力量的存在,使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根据的现代化分析,有助于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