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高僧玄奘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撰写的一本纪实性的<西游记>,它从唐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影响更是深远.有人说它是佛学著作,有人说它是地理学著作,有人说它是旅行家著作,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经认真研究后认为<大唐西域记>还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  相似文献   

2.
著名记者赵敏恒在民国时期是国际新闻舞台上的明星,驰骋世界新闻界,蜚声海内外.在中外采访史上,他拥有诸多第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赵敏恒是"向全世界最早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东北秘密调查报告和1936年西安事变的记者"①而据<中国新闻学之最>介绍:他"是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单位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杨弘道是金元之际与元好问齐名的重要诗人,<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小亨集>,并在提要中对其生平著作进行介绍.提要对其诗歌成就有中青的评价,但称其生平"窃禄苟全"有失公允;未提及<小亨集>最早编定的十卷本,有疏略之憾.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播报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基于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主持人的话语方式也有了变革.本文以<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和<社会记录>等电视新闻栏目为例,来探讨随着电视新闻的话语方式的改变,电视新闻如何更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5.
戚继光(1528-1588),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人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写下了<纪效新书>、<炼兵实纪>等著作,集中反映了他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军事教育专著.  相似文献   

6.
林文 《兰台世界》1999,(5):36-37
<澳门纪略>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刊印的一部关于澳门历史的著作.书的作者印光任和张汝霖都曾作为中国官员处理了一些中葡事件,并记下了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7.
"意见领袖"的理论渊源 "意见领袖"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德在他的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最先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论,像<文心雕龙>这样系统性的专著较少.现在学术界中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论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研究东西方文论结合的著作,尤其是结合得比较好的著作恐怕是凤毛麟角.(金开诚语)北京大学龙协涛先生的<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立足西方阅读学的理论研究,建立了"文学阅读学"的范畴,不禁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公文作为国家机关处理公务的文书,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和规范.相应的,公文的理论研究著作也开始起步,如<尚书>、曹丕的<典论·论文>等.但最不可忽视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它最早构建起我国公文的理论体系,规模宏大,论旨精深,体例周详,对我国公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元丽 《青年记者》2008,(12):94-95
存在的问题 2002年1月1日,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这对历来只强调"上情下达"而忽视"下情上达"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招标中得到了1.0088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了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以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创立的<焦点访谈>栏目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起点,在经历了1999年8月凤凰卫视开播的<时事开讲>之后,一直到今年3月新开播的<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已走过了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遗产中,有一部用极其精炼的文字(三百言)写出的暗合一切事物演变规律的不朽著作:<黄帝阴符经>,传说为黄帝所著.<卷中@富国安人演法章>之中,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天地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俞虹 《现代传播》2007,(4):72-74
"生存还是死亡"--这句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没想到竟是当下许多业者针对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及评论节目现状发出的担忧与感慨,好在不容置疑的是实质落在"生"--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节目面对困惑当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目录著作,它在著录体系、序文撰写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崇儒倾向,影响和规定了之后中国官修目录在编纂体例及思想上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界》1998,(1):55
傅振伦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有<博物馆学概论>、<中国方志学通论>、<中国史学概要>、<明代瓷器工艺>、<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汉语世界语辞典>等著作传世.  相似文献   

16.
苏珊·桑塔格是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之一.她兴趣广泛,涉猎文学、美学、政治等多个领域.她的儿子戴维-里埃夫曾评论她道:"这是一个好奇心永不满足,对世界的兴趣永无穷尽的女人."桑塔格生前发表过多部小说和评论集,与摄影相关的著作包括1976年出版的摄影论文集<论摄影>和2003年她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关于他人的痛苦>,关于战争摄影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后一部著作中.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美国新闻节目<60分>的原制片人史蒂芬,喜欢把好的新闻称为"Story",而不是"News".①我国的电视新闻故事化应该是从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始的,领军代表是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  相似文献   

18.
1897年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林沪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问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副刊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0,(6):80-80
张丹丹(1976年10月-),女,湖南卫视<晚间>、<背后的故事>节目主持人. 湖南湘潭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在<湖南新闻联播>1998抗洪抢险报道中担任前方报道记者.第一次担纲的电视节目便是<晚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她凭借在<晚间新闻>的出色表现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电视新闻主播.2003年开始同时担任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主持人,因为<背后的故事>,2006年她获得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  相似文献   

20.
时评成为各报刊的重要版面,不过近十年时间.追溯时评发展轨迹,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应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它成为中国报刊的名牌栏目,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为特点,受到普遍欢迎.之后,该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视点",<南方都市报>的"众议"、"来论"便如雨后春笋,在各种媒体铺陈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