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带来品德学科课堂中的新气象——"活动化"已成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活动"成为了教与学的中介,成为小学品德学科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提高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就品德学科教学的过程,谈谈提高品德活动有效性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着这样重大的教育责任,直接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深入贯彻实施课程教学的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深入思考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的问题,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课堂活动的生活化和学习所得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带来品德学科课堂中的新气象——"活动化"已成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活动"成为了教与学的中介,成为小学品德学科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提高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更是具有启蒙作用。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小学品德课堂"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主题事件赋予了课堂逼真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感.学生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的事件发生发展的活动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主题事件活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至少有三点不同: 一、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的品德课堂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的,即使在品德新课标大力倡导"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的情况下,品德课教师们大多也只是将学生的生活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材料,而非主要材料,课堂教学依旧跳不出教材的话题限制,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主题事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师完全摆脱了教材的束缚,根据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结合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自主研发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上,笔者听了六节源于自然、流于真实的精彩展示课,这六节课中精巧的教学设计、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精彩表现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摄取其中几节课的“导入”镜头,借此引发对小学品德课堂“导入”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小学品德课堂"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主题事件赋予了课堂逼真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感。学生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的事件发生发展的活动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于品德课堂教学必须与儿童生活相结合和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新理念,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传统唯理课堂说教是德育中的缺失与不足,粗浅地阐明了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与儿童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有着基础性、关联性、发展性.提出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源于生活、践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观点,并且运用课堂实例从不同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此观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参加了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听了6节展示课。这6节课中精巧的教学设计、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精彩表现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摄取了其中5节课的“导入”镜头,借此谈一谈对小学品德课堂“导入”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就应当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这不仅需要实现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的生活化,更要确保学生能够将学科内容转化为生活化知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细化阐述。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全面、及时、适度,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阶段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付宁 《科幻画报》2023,(2):221-222
文章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为研究方向,对美术教学评价有效性概念、内涵、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有效评价的策略及建议,从评价有效性基本思路着手,最终提出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为促进教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质量及提高美术教学评价有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有效性。近年来,基础教育实现了深化改革,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实践更强调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基于此,文章将小学音乐课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评价方式的改革途径,以不断改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新课改以来,高效课堂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设计,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阐述了着力整合品德资源、有效将其融入品德课堂的新教学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观,并运用课堂实例论证了此观点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切入分析,并就品德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几点措施展开论述,提出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优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根本目标,积极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总结和归纳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教学使命。其教育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品德课堂演绎必须多样化、情感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才能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生活情景,在品德课堂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关注生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提取典型性、代表性的并容易理解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