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学生很闹,情绪不够稳定,连上课都静不下心来,很难坐得住.对学生的表现,我感到头疼.大发脾气?不可取;置之不理?不可取;个别谈话?已经试过,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2.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进行作文讲评?怎样讲评才能落到实处?在众多的方法中,"发现问题法""纠错法"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实在不可取.  相似文献   

3.
一条香烟     
编者按:在学生眼中,老师已从神龛上走了下来,成了一个好人.把老师放上神龛,固然有点拿腔作调,刻意威严化,不可取!但是,当我们的学生以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老师时,老师们心中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院校该怎样设定"进口"与"出口"标准?我认为,抬高进门限制,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职业学校的功能定位;相反,提高出门标准,则有利于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是职业学校对学生、企业和社会负责的表现。所以,"严进"不可取,"严出"必须做。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学生难免出现思想不集中、东张西望、玩小东西、看课外书、讲小话等不良现象。对这些现象,授课教师如果停下课来横加指责,大发雷霆,不但占据了课堂时间,而且学生与教师会产生对立情绪,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过来,如果熟视无睹,不闻不问,那也将影响课堂秩序和课堂教学效果。两种做法均不可取,那怎么处理?笔者认为采用暗示的手法可能会收到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被引入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这种教学方式在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由填鸭式变成放任式,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些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自由堂,这是不可取的;由教师一言堂变成优生的一言堂,忽视了更多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不可取的。当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效果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漫无目的的倾听是否有益?即兴提问"失听"学生是否可取?"同声翻译"真的有用吗?这些问题都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真实存在着的,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当四年级学生学习了除法估算后,书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估算题:7980÷79,按照习惯做法,学生们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8000,把除数79看成近似数80,得出:7980÷79≈8000÷80=100,这样做当然好啊,当我正准备给学生布置下一道习题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难道这样做不对吗?”我想。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请说说有什么疑问?”我说。“这道估算题用我的这种方法做行吗?”学生问。“好,听听你的意见!”我说。这位学生说:“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7900,除数79不变,可以得出:7980÷79≈7900÷79=100”,我让学生及时评价,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可取。此时,一双双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接着,又一位学生灵机一动,说:“老师,我看这样做行不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作文,老师直摇头,家长说头痛,学生说害怕。的确,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可能取得高分。而如今题目不固定,内容常变换,教学过程难操作,提升速度慢……这些都加大了作文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教学转化成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使学生喜爱作文、会写作文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敬请大家探讨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衡量孩子一篇的习作的好坏,关键是"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这也是老师强调最多的要求。可让老师失望的是很难发现有打动人心的"真情"文章,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学生的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能表达真情的材料,胡编乱造居多;其二,写生活小事时,描写浮夸,过度抒情;其三,把握不住材料中的动人之处,平铺直叙。针对以上三个原因,我们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给学生设置三个禁区,告诉学生三个"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从听课中发现.有部分教师让学生做口答练习时,采用“开火车”的方法;我认为这种课堂练习的方法不可取。其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3.
将外界的事物转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将头脑中的意识转化为笔下的作文《当代学生》:对于很多学生在高考前的猜题押宝现象,您怎么看?方仁工:不要胡乱猜测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即使是出题目的人现在也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呢,所以说,猜题目是非常不可取的。而往往,好的题目也是我们猜不到的。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乌申斯基说: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思维单纯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同样语文教学脱离发展学生语言去单纯地搞思维训练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在于思维的强化训练,还是在于对语言的独特运用,两者孰轻孰重,如何摆正它们之间的位置呢?首先,走出一味强化思维训练的片面认  相似文献   

15.
家访预约不可取李德山时下,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把家访时间提前告诉学生,有的教师甚至把一周的家访日程逐一安排,依次向学生预约,这种预约式的家访实为不可取。教师何时家访应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定,搞预约家访不但会失去家访的适时性,而且对了解学生在家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用“撒谎”的方式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方法不可取,但是要面对面地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也需要一些勇气。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学习的基础也不一样,因此采取完全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很不可取,但每次上课都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生进行也是不现实的,最适中的办法就是分层教学了。本文主要从科学分层,动态建组;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灵活教学;不做一刀切;个别辅导,全面提高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里,每一位师生都知道课间十分钟是用于休息、调节情绪、做好下一节课准备的时间,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总有一部分教师经常性地喜欢借用课间十分钟;学校领导对上述现象也视而不见,默认许可;学生甚感不适,但敢怒而不敢言。坦率地说,借用课间十分钟已在某些教师中成为习惯。借用课间十分钟实不可取。其一,按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课间短暂的时间是该放松、休息、调节精力的好时光,部分教师却连续作战,把学生挤得紧紧的。试问这课间十分钟,效果真的有这么大?我们来听一听学生的心里话:“下课铃声一响,我们的心早就飞…  相似文献   

19.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听课效率;可以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但是对初中数学来说,预习的弊端完全盖过了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预习易造成一知半解或造成学生进入毫无悬念的课堂;基于时间成本计算,预习性价比太低;预习易造成教材重组后学生思维产生障碍;预习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假象.总之初中数学预习不可取也不可行.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愿发言或不敢发言呢?究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还没有想出答案;二是学生仅仅想好了一点点或是对自己的思考没有把握;三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发言。对于后两种情况,不少老师常常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发言,如,对学生说:“没关系,想到一点就说一点吧!”“说说吧,说错了也不要紧啊!”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的方法当然是可取的。但是,有的学生性格确实比较内向,非常腼腆;还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提问确实没有把握。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