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筱波 《儿童音乐》2010,(11):52-55
音乐内心听觉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不依赖音响,仅凭记忆表象和思维而准确地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它并非为专业音乐家所独有,而是为一般人共有的一种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这种不依照实在声音印象而建立的音乐想像的能力,是以听过的乐曲中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为依据,在各种各样的音乐动作技能中(如演唱、演奏)反复练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内心听觉是内心进行音乐活动的一种心理过程。只有在内心听觉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将外部所听到的音响转化成心理意义上的音乐,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建立音乐感知、记忆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翔 《华章》2010,(35)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不仅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有音质音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对艺术形象的音响想象.随着这种内心的感受,就形成了对音响图像的追求.这种内心听觉越敏锐,就越有助于音乐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想象能力,它是凭借记忆想象和思维来表现音乐,由于长期对音乐的积累,音乐想象力就越丰富,内心音乐听觉就越发达,这些音乐思维活动离不开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将外界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期地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充分重视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学生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从而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默唱是以内心的读谱或背谱形式准确完整的再现音乐的心理想像过程。内心音乐听觉则是在音乐声响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记忆想象和思维来呈现音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默唱对内心音高感、内心节奏感、内心和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视谱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顾艳 《教育》2022,(4):57-59
内心听觉,顾名思义,就是用内心去倾听声音.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音乐家音乐听觉的重要能力之一.拥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可以促使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真实的情感,更加打动人心,是影响他们作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音乐鉴赏课是音乐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由听觉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要求鉴赏者不能只停留在欣赏的表层,更要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要素中,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并最终做到评价作品和音乐实践。所以,音乐鉴赏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综合感官的功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细胞的发育,进而锻炼和培养良好的品格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的核心,是每个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演奏者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加强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才能形成内心听觉,从而准确地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人体的内在思维语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探究。儿童期是一个人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内心听觉能力,能帮助其切实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本文从内心节奏、内心音高、内心音色、内心想象、内心旋律五个角度来阐述训练低年段学生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内心听觉是一切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活动的内在依据,它的自如运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通过感知、内心记忆、音乐想象这几步完成,所以要提高内心听觉的能力需加强对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力的训练,并且是有步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视唱练耳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音乐技巧训练,以达到能够及时、准确地读懂和理解乐谱实质意义的目的,通过视唱练耳所养成的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欣赏者欣赏音乐的过程是对音乐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而通过力度、音色、曲式等听觉训练,能提高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能力和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通过音响感知,充分展开学生想象与联想之翼,借助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乐表现手法进行情感体验,并从了解乐曲的背景(包括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动机等)来理解音乐内涵,最终达到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的认识和评价。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而能知音”。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感觉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从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不同的欣赏方式以及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通过音响感知,充分展开学生想象与联想之翼,借助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乐表现手法进行情感体验,并从了解乐曲的背景(包括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动机等)来理解音乐内涵,最终达到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的认识和评价.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而能知音“.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感觉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从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不同的欣赏方式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谈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马晓鸣 《林区教学》2008,(4):102-103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又包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让学生有高质量的听觉感觉能力,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音乐本体最基本的特征是作为听觉的艺术。本文试从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的习惯、提高音乐记忆能力、想象、联想能力,主动参与音乐表现等几个方面,探讨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的内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瑶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2):31-32+37-3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它能构成内心音乐意象并使人获得音乐感知,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内心听觉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内心听觉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内心听觉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对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内心听觉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视唱练耳课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音乐听觉技能,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方法抓起,即视唱音高的训练,内心音高的听觉训练,音响色彩感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乐感"是个体感受音乐特点的反映过程",是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由于音乐是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因此,人们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还应该延伸到对于音乐作曲、演唱、演奏、指挥中所表现出的乐曲的风格、特色、特点,能否辨别出等.如果学生能够具备上述条件,具有较强的乐感,那他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超强的接受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极强的模仿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音乐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