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媒体时代,政府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要强化网络正面宣传,唱响网上主旋律,以跨越"塔西佗陷阱",为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优良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传播呈现出蝴蝶效应、多元化价值表达等特征,逐渐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怪圈,弱化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性、权威性和崇高性,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舆论的优势,借力发力,搭建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新媒体平台;正本清源,倡导一元导向和多元表达相结合的新媒体氛围;以理服人,营造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相结合的新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也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然而,现实中,某些政府失信事件成为政府失信于民、公信力下降的潜在因素。本文从分析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为起点,指出中国政府公信力呈下降趋势,然后从时代社会、政府自身和公众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全力提高政府公信力,重建公信政府。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党和政府公信力、凝聚力的形成互关重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塑造良好的政府机关形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以及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塑造政府机关良好形象需要通过政务运行、服务效能和部门责任三方面的转变,努力塑造"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5.
庄阳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4):24-26,102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政府公信力通常反映在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之中。从这个角度对政府公信力问题加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的行政制度、行政观念、行政行为等方面的缺陷,是基于公民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变化的全过程中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而存在的。因此,应从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角度构建完善行政制度、提升行政观念、改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有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等,政府的很多信息被公开,被披露,政府的信任与权威收到了挑战,政府公信力开始弱化了,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很好的改善这个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运用传统的公共管理的方式与办法已经无能为力了,新兴的网络治理方法却能够极大地解决这个困境,网络治理是通过合作、协助的方式,更有效率,也更能让公众理解与接受,开辟了一条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没有摆脱社会保障的制度陷阱、不公平陷阱和低水平陷阱,反而又延伸出了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和踢皮球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造成的,而是社会保障的模式、现行财政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联合导致的。要摆脱这些陷阱,实现人口和社会保障的自由流动,我们需要以建立健全全国社会保障模式弹性统一为主线,以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为重点,以衔接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均等化服务转移支付政策体系为支撑,最终实现"全民覆盖、弹性统一、服务均衡、流转自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英国广播公司BBC一直奉行着这样的信条:"我们是独立、公正和诚实的。(We are independent,impartial and hon-est)"。而且也一直被视为世界最具公信力的媒体,特别是在2011年英国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之后,英国媒体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依旧保有高度公信力的BBC,更是被英国以及世界给予高度期望。但是,随着萨维尔"性侵"丑闻的揭露,这棵象征英国媒体公信力的"大树"正在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序列当中,"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转型形成了巨大屏障。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系到我国接下来经济能否平稳运行的重要问题。我国更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本文试图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着手来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从而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最终完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跨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施粥"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结合时代背景,提出了民间"施粥式"慈善救助事业在当今社会面临的三大困境:传统慈善意识的伦理困境、公信力不足困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欠缺困境。要想走出这些困境,需要培育现代慈善意识;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需要改进与创新民间行善方式,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云物”一词传承着中华上千年的文明礼俗。它的产生与上古社会君臣们在四时八节到来之时必筑高台“观云物”而预知人事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全唐诗》中的“云物”反映了这一社会礼俗流传到唐代的情况。“云物”在《全唐诗》中使用达46次,有三个义项。不能简单地把《全唐诗》中的“云物”一词解释为“景物”。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写生一直作为练习基本功和为主题性绘画搜集素材的手段而存在,在写生中体现不了艺术家本体的存在。贾科梅蒂、阿里卡等画家,坚持"现象学式的看",用纯视觉的方式和质疑的目光审视物象,捕捉不断变化中的视觉感受并且追求精神的真实表述的绘画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视觉模式,将写生作为创作的基本方式,在写生中真实的呈现了画家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真正阐释了写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传统体育课程及其所体现的课程观的剖析与阐释,重新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融入“传记式”课程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体育采用"赶超型"的发展方式,从而在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的状况中迅速崛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体育发展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应将其转换为新的"可持续发展型"体育发展方式。新的体育发展方式就目标而言,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强国体育构建在惠民体育的基础上;就发展主体而言,强调多方合作,因而能动员各种发展体育的力量;就发展机制而言,多种机制耦合,因而能广泛地吸纳资源,并合理地配置资源;就发展手段而言,多种体育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发展评估而言,标本兼顾,既评价体育发展的显性指标,又关注体育发展的内在关系;就发展规范而言,法治与德治相互支撑,从而使体育发展的运作公开、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考英语发生重大改革,大学英语也受到空前的争议。相应的教学大纲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近30年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越来越糟。症结到底出现在哪里?作者对此做出探索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能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文学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部游记体小说以船长格列佛的口气讲述了其游览四个截然不同国家的经历。本文利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小说中典型的狂欢场景、狂欢式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以重新解读这部经典作品。斯威夫特通过狂欢化的写作风格,抨击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暴戾,同时表达了渴望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卡里尔·丘吉尔是当代杰出的戏剧家,其代表作《优异女子》是英国战后最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探讨了"成功"女性的生活面貌,剧中的人物、语言及结构都充满了狂欢化的理论色彩。本论文旨在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分析其中所呈现出的鲜明的狂欢氛围和狂欢特征揭示丘吉尔为解放女性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其常常表现道德关系上的隔膜、道德同理心的缺失、道德情感的麻木和道德实践的不作为。本文分析了道德冷漠的现状、从同情心的角度分析了道德冷漠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消解道德冷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当代青少年群体正处于网络社交"爆炸"的时代,"网络圈群"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新鲜"的心理和对社群的渴望,为青少年编织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场景.然而受智能化支配和资本操纵影响,青少年在"网络圈群"中的关系显现出"虚实共生""封闭排他""嵌套叠加"的特征,存在社交圈窄化、集体失范和公私模糊等隐忧.以"关系"视角分析青少年"网络圈群"社交具象,正确引导重构青少年"网络圈群"社交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太极拳的人文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内涵厚重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拳种.太极拳是关乎“人”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所阐释的,“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着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推己及人”、“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