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美术教学(主要是绘画创作活动)中加入说画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画前说构思以启迪思维、激发画意;画时边说边画以完善构思,宣泄情感、愉悦身心;画后说画以丰富想象、提高审美能力.下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一、情感的培养美术教学活动,无论是绘画、欣赏还是其他的美术活动内容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参与。美术教学中,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正如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所说:"如果不是为了爱而去画它,一定画  相似文献   

3.
绘画艺术之所以能深刻地感动欣赏者,主要是因为它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但是画家的创作过程始终是情感与理性紧密相连的过程。而且画家情感的表达是建立在理性程序思维和表现手法基础上的。特别对于初学者而言,绘画的理论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色彩画创作的角度对绘画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理论知识问题进行分析与讲解。  相似文献   

4.
想象力在绘画教育中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该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从摈弃临摹范画、注重观察力的培养、鼓励集体画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在绘画中融入情感、发挥想象、激发创作。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绘画创作的教学,是以学生对生活的直观认识为基础,通过启发引导、欣赏感悟,让学生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把他们对事物的情感,展现在绘画中去,以达到让学生积极探索,诱发学生对命题画、记忆画、想象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绘画创作教学的方法较多,就我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沈柔坚在理论上欣赏“性灵说”、“表现说”,形成了注重情感表现的艺术观,在创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在木刻版画创作中,他大胆地将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特点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中,他将大写意与表现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沈柔坚对中国画的创新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画发展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心为画魂     
绘画创作的真谛是用心作画。创作要有技巧 ,但更要有感情。情感体察生活 ,选取题材 ,构思创作 ,引发灵感 ;情感与生活、自然对话 ,升华其内涵意蕴 ,营造作品意境 ;情感塑造形象 ,创造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心思、心意、心形 ,是情感绘画创作的三部曲 ,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考察创作主体在诗、画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诸多情感,以及宋人相关的理性认识,证明宋代绘画创作显著的文学化倾向。指出绘画的审美功能主要是写景状物,宋代山水画于山水诗处受启发,充分挖掘出绘画的抒情功能,加速了山水画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
绘画和音乐欣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创造性地把自主性绘画与幼儿音乐欣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它们的共通点和联系,让绘画与音乐欣赏融合起来,从而开发幼儿的大脑,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情感培养,改变了以往教学的单调无味。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将自主性绘画与幼儿音乐欣赏灵活运用?列举了不同的形式,充分肯定了自主性绘画与幼儿音乐欣赏紧密联系的重要性,让幼儿所画出的每幅画都会有独特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7,(6):125-128
速写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造型方法运用于水墨人物画,对水墨人物画的综合绘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速写提高了水墨人物画绘画者对生活形象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表现能力,激发创作灵感,收集现实生活的题材,寻找到符合绘画的创作素材。长期不懈地坚持画速写,可以提高绘画"造形"与"造型"的能力。水墨人物画与速写有着稳、快、准及随意的共同特性,水墨人物画结合速写语言的探索,可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绘画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启迪学生表达思想、体验情感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绘画创作可以激发儿童的独创精神。而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酷爱临摹,而害怕搞一些儿童画创作。究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长期以来,幼儿园中的绘画练习主要是以临摹简笔画为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幼儿懒惰的思维定向活动,下笔程式化,不是按照自己观察、想像加工的结果去主动地创造性地画,而是不动脑筋地记住了老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尝试刮画的绘画形式,激发绘画的兴趣. 2.体验创作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发展想象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线描画的经验. 材料准备:创意画纸,彩色卡纸及手工纸,手工盘,竹签,剪刀,胶棒等;有关线描画、刮画的课件.  相似文献   

13.
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及创作构思能力.要注重让学生多画生活速写,为创作积累素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洪 《广西教育》2012,(37):88-88
幼儿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绘画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儿童心灵之窗,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更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载体。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呢?一、选择幼儿熟悉的几何图形为素材,激发绘画创作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日渐丰富,但表达的方式仍有些欠缺,绘  相似文献   

15.
画家投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凝聚在色彩、线条、块面等绘画元素里,然后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生动精彩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性格不同的人所展现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俗话说:画如其人。文章通过基本的元素、生动的呈现、精彩的表达三部分内容,阐述绘画情感与语言构成元素的关系,以及绘画语言构成元素在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借以说明绘画作品中每一个基本元素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画者意图的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绘画空间,激发创作兴趣;激活创作过程,激发绘画灵感;实施开放评价,保持绘画热情,这样,才能让绘画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7.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学关注对儿竜兴趣的激发与特长的培养, 绘画作为富有表现力与扩张力的活动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力,调 动幼儿创作热情的重要途径。幼儿年龄较小,对各种绘画技巧 了解并不通透,且对于世人公认的审美标准并不了解,教师在 开展绘画教学时则从引导幼儿绘画兴趣的养成出发,带领幼儿 在尝试、参与中进行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日记画是一种理想的学科整合的范例,起着打通学科界限的绿色通道作用。日记画具有可以走近学生、激发兴趣、表达情感等功能。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开放性,可以拓展文本的学习内容;可以在教师引领下由学生选择内容,学生自主建构创作内容。在创作要求上体现规定性,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要选择最重要的题材;要有相对统一的模式;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展示形式上体现多元性,通过课堂展示、校园展示、网上展示、个人展示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机会。通过指导学生画日记画,既能培养绘画能力,又能练习写文章,还能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带劲。  相似文献   

20.
刘家峰 《文教资料》2014,(33):40-41
诗意的江南古刹、古园、小桥小镇等俯仰皆是,绘画题材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怎样组织,能否产生情感,能否传达作画者思绪等。要想创作好表现江南风情的绘画作品,需要画者投入真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