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非理论教学实践”及其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教学理论要联系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理论都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那种远离教学实践的空洞抽象的教学理论,或者存有背离教学实际的谬误的教学理论,显然是无法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教学理论为“非实践教学理论”。对“非实践教学理论”应该以教学实践为检验标准,进行实践的否证和批判。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其它谬误理论的批判都属于对“非实践教学理论”的批判,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学实践应该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但是,在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2.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但离开教学技术理性的支撑,教学价值理性的诉求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克服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在于发展统合教学价值理性和教学技术理性于一体的教学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3.
三、“教学论结构格子”概念及其特征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在德国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曾以不同的角度、视角和研究侧重点而形成了5大类批判教育学,具体分为:先验论—批判教育学(die tranzendental-kritische Pada gogik)、批判—交往教育学(die kritisch-kommunikativePadagogik);批判—解放教育学(die kritisch-emanzipatorische Padagogik);批判—唯物教育学(die Kritische-materialtische Padagogik);批判—合理教育学(die Kritsch-rationalistischeP(?)dagogik)这5类批判教育学分支,分别从批判理论的交往、解放、合理及知识兴趣等批批思想以及思维方式与结构主义方法论进行探索.闵斯特学派课程理论,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这些批判教育学思想与理论.闵斯特学派从研究教学论或学科教学论中得到启迪,并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将“教学论结构格子”(didaktische Strukturgitter)的方法论和决策策略推广到课程开发与课程研制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却常常受到教育实践者的指责与批判。他们批判教育理论命题的表达呈现"高格调",批判教育理论功能的"虚无"和批判教育理论工作者更多采取的是思辨而非实证的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只是理论或理论工作者的错误,与其把重点放在对教育理论的批判上,不如去关注实践本身和对教育理论的双重反省。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学理论“实践乏力”现象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理论的“实践乏力”现象是指由于教学理论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或研究者实践意识的淡薄而导致的教学理论实践功能发挥不充分或效力低下、而无力指导教学实践的现象。就教学理论自身来说,它的“实践乏力”现象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注重对国外教学理论的引进和从相关学科中移植,忽视对它们的批判和转化———教学理论的整合力差;②结构僵化、体系陈旧———教学理论缺乏强劲的解释预测力;③唯政治风向是瞻,唯长官意志是从,教学理论研究丧失学术自主性;④语言呆板教条,表述单一少变,教学理论的话语系统缺乏现实的感召力;⑤急功近利的实用取向、追逐时髦的浮躁心态———教学理论失却了自我修正与发展的反省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批判思想蕴含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中,是对欧洲现代化过程的必然批判中产生的。马克思的批判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不仅在理论上批判吸前人理论资源,而且积极"入世",将理论批判、政治批判、经济批判通达实践,通过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为人类开辟了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中的民主理念首先源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其次则是来自美国20世纪关于教育民主的理论、信仰、原则和实践等领域.这些激进的理念与教育流行观点相悖,并明确地指向了对当前资本主义制度影响的批判.教育民主的理念试图把现代主义的解放观念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教育民主理想就是这些激进的教育学家们的理论实践和梦想.所谓批判教育学的文本理论、教学或学习理论等则具体阐释了这种教育民主理想的实践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看来,教育理论存在种种疏漏和悖论,难以承受细致、严密的逻辑拷问;而在许多教育实践者看来,教育理沦形同"画饼",不能有效指导具体、流变的教育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窘境,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教育中的反理论思潮的出现。"反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批判,即对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和问题予以分析、揭露和批判;二是反思,即在对理论进行批判之前,对其内容、  相似文献   

9.
自问世以来,布里茨曼的《实践创造实践:学习教学的批判研究》就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引起颇多争议,但至今仍被推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批判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学习教学对那些初入教育真实情境的实习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并藉此呈现出个体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和创造主体意义之艰辛.通过分析经验如何被建构、如何被使用,作者批判地建构了一套文化理论,透析了教师教育结构内隐的经验结构与有关教学的文化迷思作为权威性话语如何制造了实习生在实践中的困境和认同困惑,以此叩问话语实践与身份认同之关系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困扰高校德育教育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基于对传统单一的课堂理论灌输式教育的批判,试图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一条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新路。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现状困境到新模式的方法论研究,论证了打破传统课堂理论灌输式教育,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改革德育教育教学,对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研究五个层面。未来我国课程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重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教学品质,将教与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化;第二,课程研究视域有待于完善提升;第三,继续重视课程理论原创新、本土课程实践转化、课程变革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相关主题深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是发展的趋势。本人根据多年的创新教学实践,提出了批判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阐述了批判式教学的意义,指出开展批判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敢于质疑的魄力、勇于进取的精神、锐意创新的能力,促进独立个性的形成及人格各方面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实践教学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而言的,它是通过深入教学活动的“课堂田野”来研究教学活动而形成的理论。实践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现象与规律,实践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旨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回归教学实事本身、在课堂中从事课堂志研究。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是基于课例的、叙事的、深描解释的。实践教学论的发展与对理论教学论的批判和继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文教学中,"我思"丧失的主要特征是:教师迷信他人的意见与方法,失去了对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教学的个性,并且以新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我思"丧失的课文教学疾病,对于语文课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波 《内蒙古教育》2011,(4):36-37,46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反思性文化逐渐兴盛,一些具有反思性质的理论如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和后现代主义理论(postmodernism theory),特别是卡尔与凯密斯等的批判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激起了有关通过研究教师自己的情况,促进教师对自己行为原因与结果的意识之重要性的大量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依然是光彩夺目的,以现今的教育实践去印照,它仍能折射出丰富的教育智慧,重温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对其予以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对于改进综合实践教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应合理运用杜威活动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17.
转述     
当今教学论的发展趋势1.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现代教学理论正是在排斥传统教学理论中落后思想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现代性,而传统教学理论也由于被现代教学理论批判和继承注入了现代气息。2.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当今我们不仅要以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的教育,以使科学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素养的任务,而且要以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3.理论回归实践:当今的很多教学理论研究者开始自觉地将注意力转向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实践中产生新观点、新理论。4.本土化特色的建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发掘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全盘苏化到全面停滞、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系统研究与综合建构相结合三个阶段。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拿来主义”盛行,本土化话语权和理论品性明显缺失;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思辨研究占比过高,定量研究比较缺乏;回应“互联网+教育”不够,缺乏数字化时代特征。瞻望教学过程的未来研究,应采取以下策略:立足本土文化,批判借鉴外国,提升本土化话语权和理论品性;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提升教学过程研究的实践品性;促进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加强数字时代的课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论研究的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9.
双木 《云南教育》2001,(2):9-10
长期以来,大家都在强调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但有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探究性活动都提示: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努力才能实现。梳理我国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历程,以往人们分析问题的重心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者的反思与批判,而忽视了对实践和实践者的讨论。因而,当前在继续重视对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批判和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实践和实践者联结的研究,对克服教育理论与实践间存在的“两张皮”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与理论的联结要求实…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代教学研究者主要从四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探讨,即科学世界教学的批判和生活世界教学的重建、教学生活的批判与教学人文精神的重建、日常生活中的教学与非日常生活中的教学的相互关系、教学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性教学的倡导,由此,推动了该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