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任伟 《记者摇篮》2010,(6):63-63
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看到,在广播传媒中录音报道在不断增多。录音报道的增多,是广播传媒与时俱进,提高新闻质量的需要。也是广播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有现场效果、有被采访主体谈话式的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那么我们作为广播媒体新闻工作从业者,应该如何发挥好广播新闻工作优势,做好录音报道呢?  相似文献   

2.
写广播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中的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因为数字往往是一些新闻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者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观点,准确精当的数字在广播新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精确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体现广播传媒的特点,而且能够成为广播新闻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常常聚焦于广播发展的个别因素。如:广播资源、广播业务或组织结构,却忽略了将这些个别因素整合为整体广播优势来创造价值。结合国内外创新理论与我们近几年的创新实践,我们体会到: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广播,将其政治眼光和战略思维转化为一种资源一种潜能而加以开发,是现代传媒必须建立的新的广播发展理念。因此,我们提出:“政治家办台、企业化管理、数字化生存、市场化运作”的广播传媒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6,(4):36
他从战火中走来,经历了旧时的苦难,也经历了新中国的风云;从记者到教师,他把探寻真理当作毕生的追求;他反对别人称自己为"泰斗",自认只是一个执著的新闻规律探索者。本期传媒骄子刊发《甘惜分:不唯书的书生》,纪念和缅怀1月8日逝世的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理论家甘惜分先生。当前,面对媒体整合的大势所趋,广播与广播人  相似文献   

5.
当更多的受众与学院派专家、业内精英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电视业以及其他传媒的时候,笔者认为,广播媒体,尤其是新闻频率的生存与发展更多地要从“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深”这12个字入手,方才能实现新闻资源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李紫娟 《青年记者》2007,(16):88-88
"说新闻"是更加注重听众意识的广播新闻播出样式,在各大传媒激烈竞争的今天,它的出现及拓展,无疑使广播新闻多了一分竞争力,同时,对"说新闻"来说,它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播新闻播音是广播的重中之重。由于广播在当今传媒大爆炸的年代是靠声音、快速取胜,所以,广播新闻播音对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功底扎实,脑海中还要有图像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广播宣传效果,加深听众记忆,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与成熟,各种新闻传媒从中央到地方,从报刊杂志纸媒到电视视听传媒,再到电脑手机网络电信互动传媒的惨烈竞争挤压,广播音频传媒可谓是蹒跚前行。广播传媒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能否在提高广播自身的经济效益上开源节流,辟途寻径,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好地生存发展,就成为广播从业者们探寻思考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4):81-84
大数据深刻地改变着传媒功能和内容生产方式,广播新闻的内容生产亦面临着再造。当传统广播新闻的种种优势不再时,广播媒体应转变观念,坚持内容创新为本的原则。广播新闻内容生产要以用户思维替代受众思维,提高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水平,开展更为精准和细致的传播和服务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广播新闻;新闻的社会化生产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时下,传媒竞争十分激烈。为提高收听率,广播新闻在扩大信息量、增强时效性乃至加强内容的贴近性、形式的生动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得到了听众的认可。但广播的大信息量与快捷性也衍生出一些不足——即粗、俗、浅。与此同时,广播新闻收听的便捷性、随意性、伴随性和对新闻还原度的损耗性等美学特点上,使广播新闻改革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各项事业均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闻传媒何尝不是如此。在十分强劲的对手面前,如何发挥广播有限的优势,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播人不能不去思考。一、要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应当看到,从传播方式上讲,广播的快捷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发挥广播"快"的优势,就要为传播快捷提供可靠的保证。大家知道,广播是通过电波传送新闻信息的,在电波所及范围内,广播可同时传到千家万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专业请进传媒合作办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考 《今传媒》2012,(5):132-133
新兴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弥补师资、设备匮乏,可以请进传媒企业合作办学,主要机制有:请进培养订单;请进实训课程;请进栏目制作;请进记者站;请进反馈系统。并且,为了增强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的深度、效度与双赢效果,作者分别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县级广播在当今各类传媒迅速发展壮大中处于弱势,只有主动有为、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立足本地特色,并大力加强和上级台的协作,借助新兴媒体扩大县级广播新闻的影响力,县级广播才能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播传媒是广播新闻产品的生产工厂,采编人员是生产者,他们采写的新闻作品是保证广播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与广播新闻总体质量水平的关联度最为紧密,也就是说,编辑、记者不但是新闻稿件的采编者,更是新闻生产管理机制运行的核心对象。管理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然而在今天,能够调动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媒体行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而广播媒体仍然是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接受的一种传媒方式。在广播新闻的播报过程当中,适当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配合一定的表达技巧,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及广播新闻的播报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广播新闻要从什么样的角度、采取什么样的技巧来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新闻在电台广播节目中居于主体和骨干的地位。市级电台要办好新闻节目,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推陈出新,办出特色1.发挥广播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在当前传媒的激烈竞争中,广播的  相似文献   

18.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媒介是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是为耳朵而存在的,这是广播媒介的本体。它是一种经过放大、提升的人际之间的口耳传播。因此,广播改革应该回归广播本体,从单向灌输模式到平等的互动模式,从一人独自到对话讨论,从书面雅言回归大众口语。广播新闻回归广播本体就是要把新闻“说”出来。 主持人说新闻 珠江模式的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改革,改播音员为主持人,变播为说,曾经如一夜春风,为广播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而新闻节目作为最后一块禁地。却依然“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19.
李静 《中国广播》2009,(5):57-60
广播新闻传播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怎样才能在“众声喧哗”中“扬独家优势”?本文认为,立足声音符号特有的传播速度和感性角度,确认广播新闻传播的蓝海版图,适应听众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节奏,建构最适于广播新闻传播的话语策略,这是广播在当下传媒语境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选。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广播新闻的重头戏,秉承了广播传播的一些特点,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新闻评论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在选材、语言和播送方式上寻求突破,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