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阐述了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全景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危亡之际,在女子教育现状不胜其弊的背景下,有识之士不断推动并促进了湖南女学的蓬勃兴起,在开明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向警予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导,汲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力量,发展了女子教育思想.其女子...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向警予致南洋侨胞父老昆季诸姑伯姊书》刊于1921年12月初的新加坡《叻报》上。向警予在该信中详细记叙了勤工俭学女生赴法的历史,所面对的困难以及各方的救助情况,呼吁南洋华侨提供经济援助。该信对于研究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民国时期女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向警予同志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深刻地认识到了妇女受到压迫的原因,并提出了妇女解放与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理论体系。文章对向警予妇女解放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行研讨,以期确立向警予妇女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女性教育目标、女性教育内容、女性教育方法、女性教育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深远。考察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有助于拓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对当下开展女性教育,实现女性发展,汇聚广大妇女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文明开化"使得日本女子教育获得合法性。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女子师范学校、教会女子学校、女子专门学校相继开办以及女子留学教育的开始,为日本女子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它普及了女子教育思想、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为儒家文化圈其他国家效仿。  相似文献   

7.
徐特立早期在湖南从事教育工作时,积极参与女子教育,主张"妇女解放",宣扬"效忠祖国",坚信"女儿智力何曾弱",提出"强迫入学",并指出应"注意其特性"开展教学,有着比较丰富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他曾在梨江高小设立女子班,担任周氏女塾教员,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为湖南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湘西山区、溆水河畔,坐落着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老牌学校,它就是溆浦县警予学校。  警予学校前身是革命先烈向警予于1916年创办的溆浦女校。近年来,该校把弘扬警予精神作为办学的使命和特色,把向警予创校时提出的校训"自治心、公共心"作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自治心"就是要求学生自重、自强、自立、自理、自律、自护;"公共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公德、公益、爱国、爱集体思想。校训是警予精神的浓缩。为了把"两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德育领导班子,构建了以党…  相似文献   

9.
《女子世界》是晚清革命派所创办的以女子为读者对象的极具影响力的刊物,女子教育方面的思想可概括为:"兴女学",对女子进行德智体教育;"倡女权",对女子进行男女平权教育;"反缠足",对女子进行身体解放教育;"铸新魂",对女子进行革命教育。该杂志所倡导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对于女子增进智识、恢复权利、身体解放和承担民族国家责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子世界》是晚清革命派所创办的以女子为读者对象的极具影响力的刊物,女子教育方面的思想可概括为:"兴女学",对女子进行德智体教育;"倡女权",对女子进行男女平权教育;"反缠足",对女子进行身体解放教育;"铸新魂",对女子进行革命教育。该杂志所倡导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对于女子增进智识、恢复权利、身体解放和承担民族国家责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向警予作为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妇女运动领袖,对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理论上,她阐述了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劳动妇女为重点对象、要兼顾各界层妇女、应重视党的妇女组织建设等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思想.实践上,她深入女工群众发动女工运动、创办革命刊物提高妇女觉悟、创建妇女组织扩大党在妇女群众中的影响,推动了大革命时期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向警予对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开拓性探索为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启发我们做好今天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联系实际活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晚清女子教育与女子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近代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是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女子职业教育实践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思想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清末,社会上逐渐掀起发展女子教育的热潮,加入这一热潮的亦有统治阶层中的少数人物,端方即是代表之一.端方在发展女子教育的过程中,"趋新"与"守旧"的双重心态并存:前者表现为他对女子教育的倡导不遗余力;后者表现为他在思想上严格遵循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但是,正是由于双重心态的支配,端方发展女子教育的实践有时并不按照其思想所预设的走向,而在不自觉中超出思想认同的范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与女子教育邓张平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彪炳千秋,永载史册。关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研究已有若干专著出版,但是,他对女子教育的论述及一生中从事女子教育的实践,还较少有人专门研究。笔者研究后认为,蔡元培不仅是我国近现代有...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后,精英阶层发出的"恋爱婚姻自由"的呐喊之声最终走向了何处?这一思想资源是如何被实践、被活用的?其特点何在?通过对《妇女杂志》及其发起的"我之理想的配偶"征文活动的研究可以发现,在选择配偶这一现实问题时,青年们十分注重女性的学校教育经历,并在女子教育与近代家庭的组建之间建立起了简单的因果关系,认为女子教育是鉴别"新女性"与"旧女性"的唯一标准,是衡量能否建立"美满"的近代家庭的重要标尺。青年们的选择使女子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权威,一种意识形态,发挥着特殊的文化功能,而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清末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孕育而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清末民初女师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等级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对现代女子教育及女子师范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侯鸿鉴认为,女子教育首在养成健全人格,亦要培养"贤妻良母",而给女子施以师范教育和适当的职业教育是达成其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其思想基础之上,他还不遗余力地开展了积极全面的女子教育实践,例如,创办和经营竞志女学、开设内容广泛的课程、采用新式教材教法等,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吴贻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教育家,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二十多年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其思想蕴涵着"厚生"务实、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謇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余宝笙成长于民国前后,是最早接受西方理科教育的女性之一,抗战时期回国从事女子高等教育,"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历经磨难,复出后创立新中国第一所女子高等职业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注重女子人格培养,打破传统的性别歧视,主张女子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走中西合璧的、国际化道路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