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β_2微球蛋白(β_2m)首先由Berggard于1968年从肾小管病变患儿尿中分离提纯。β_2m为小分子蛋白(分子量11500),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为氨基酸。尿β_2m增高表明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可较特异地反映肾小管的功能,从而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障碍。1 资料与结果1.1 临床资料:选择42例急性肾炎和40例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并同时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功能的加重,β2-MG逐渐升高,而肾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指导治疗、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研究了甲亢组和甲减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甲亢组β_2-M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甲减组(P<0.01),而甲减组β_2M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β_2-MG水平与T_3、T_4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甲亢与甲减患者β_2-MG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代谢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通过测定体液β_2—M,来判定肾脏病、肝病、肿瘤、结缔组织病、糖尿病等疾病,但关于脑脊液β_2—M测定对结脑的意义,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无选择地对不同病期、不同病型可确诊的结脑20例,采用放免方法,观察脑脊液β_2—M变化,对结脑诊断的意义作一探讨。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20例中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18至30岁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某类特殊Orlicz空间关于β_2基的微分性质,推广了Saks的稀疏定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和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LISA方法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0.52±0.46)U/mmol,α1-M/Cr为(0.78±0.51)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α1-M/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NAG:84%,α1-M:54%,尿NAG酶检测较α1-M阳性率高.结论:尿NAG酶的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较为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和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LISA方法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0.52±0.46)U/mmol,α1-M/Cr为(0.78±0.51)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α1-M/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NAG:84%,αt-M:54%,尿NAG酶检测较α1-M阳性率高.结论:尿NAG酶的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较为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在健康人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检测中的相关性和灵敏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和分析健康人200例、糖尿病无酮症者120例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2例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含量及其在研究组内的阳性率.结果 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含量在对照组、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组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β-羟丁酸的灵敏度高于尿酮体;在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两者的灵敏度趋于一致;在判断患者的酮症酸中毒的严重程度上,血清β-羟丁酸检测的价值高于尿酮体.结论 血清β-羟丁酸比尿酮体能更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血清β-羟丁酸的监测,可早期诊断糖尿病,预防和监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9.
β_2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具有多重属性与用途的药物,如何对其有效检测一直都是研究热点。简述了最近十年纳米复合物电化学传感器在该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指出随着人们对用药安全、兴奋剂滥用和农兽药残留等方面日益关注,未来相关研究将聚焦于拓展分子印迹膜的应用、发展高效免疫传感器、构建电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 C)三项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以微量蛋白尿呈阴性、阳性分为A、B两组,A组56例,B组50例,另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Cys C、尿β2-MG和尿NAG四项指标。结果:三组Scr检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Cys C、β2-MG、NAG三项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又明显高于A组(P<0.01)。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阳性诊断率达87.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及二项联检阳性率(P<0.01)。结论: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能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损害程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心泵基本方程式对叶片装置角β2对离心泵的理论压头、静压头、动压头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以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具体计算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离心泵的设计中β2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生产实际中对选用离心泵以及分析其不正常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尿液的活力.[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18例健康人及92例肾病患者的尿液r GT的活性,其中肾小球肾炎53例,肾盂肾炎39例.[结果]肾小球肾炎患者尿r G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肾盂肾炎患者尿r GT活性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尿液r GT活性在肾脏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鉴别诊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反映肾脏病变与凝血异常的实验指标较多,我们对肾脏病患者进行了α_2巨球旦白(α_2—MG)和纤维旦白原(Fbg)测定,为临床上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1.1.1 患病组:我院63例肾脏病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6至70岁,平均年龄为35.5岁。  相似文献   

15.
Bartter综合征被认为是由于肾小球旁器增生肥大,而引起的以低血钾低血氯碱中毒,伴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水平增高,血前列腺素E_2(PGE_2)增高,及对外源性加压物质反应降低为主的临床病理组合。现将个人所治2例Bartter氏综合征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42岁。主因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查血钾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12):102-105
根据Judd-Ofelt理论及速率方程,计算出Nd~(3+):KY(WO_4)_2和Nd~(3+):KG(WO_4)_2晶体的相关光谱参数.结果表明:在同一偏振上Nd~(3+):KY(WO_4)_2的辐射寿命小于Nd~(3+):KG(WO_4)_2,Nd~(3+):KG(WO_4)_2晶体在π偏振上的辐射寿命高于σ偏振,Nd~(3+):KG(WO_4)_2晶体在π偏振上对LD泵浦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肾母细胞瘤抑癌基因蛋白(WT1)在肾活检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40例肾小球肾炎组织及7例对照组肾组织进行TGF-β1、Caspase-3和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分析。结果:TGF-β1、Caspase-3、WT1在各种肾炎组织中均有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的表达明显低于膜性肾病组(t=-4.131,P=0.002);Caspase-3在各组别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在大量高蛋白尿组表达低于非大量蛋白尿组(t=-2.130,P=0.046);其余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的低表达与TGF-β1、Caspase-3的高表达相关。结论:TGF-β1、Caspase-3表达的上调及WT1表达的下调与肾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蛋白尿和足细胞减少可能是肾脏病进展的预测因子及肾小球硬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简便可靠的血清β-HCG检测方法,探讨β-HCG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进行的全自动双抗夹心免疫测定方法,对130例患者测定血清β-HCG含量.结果:早孕5-8周内血中β-HCG均值为346.28IU/L;在宫外孕、葡萄胎和绒癌中,血中β-HCG含量显著升高,经手术治疗后β-HCG含量迅速回复正常范围之内.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HCG,对诊断早孕和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治、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本方法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高血压病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CRE).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mALB/CRE,β2-MG/CRE及NAG/CRE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病中阳性率可达46.59%(41/88),而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仅为4.55(4/88).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β2-MG及NAG是高血压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