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今年第2期以5万字的篇幅发表长篇通讯《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加快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推进》。本刊也在这期同时发表这篇通讯,并全文转载《人民教育》评论员文章。 跨入“九五”之前,党中央制定了今后5年和15年的宏伟目标,并着眼这一目标,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如何落实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全党全国的宏伟目标服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而多年的实践又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小范围的局部行动是很难奏效的,当前应特別注重大面积、区域性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教育》推出汨罗这个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典型,实际上推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让我们围绕这一课题继续深入探索,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情洒五指山》在今年2月28目的《中国教育报》头版共条刊登了。《中国教育报》在采用此稿时,将标题改为《五指山上‘大好人’》。我们刊发通讯原文,一是为了尊重作者深入实际.贴近生活去采访,并用春节假期时间赶写文稿的敬业精神;二是我们在编辑这篇通讯时,被陶海林的精神所感动,因此想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现陶海林的职业精神、成长经历和他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三是这是海南教育厅在教育界推出的第一个师德典型,井做出了向陶海林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从1986年起坚持每年推出一个教师节典型。每一个典型无不是当年全省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每一个典型都是一座用忠诚和执着铸造的丰碑。20多年来,《湖南教育》的教师节典型群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引领教师职业精神的路标。  相似文献   

4.
说起我与湖南教育报刊社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1988年我考入益阳师范学校,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在学校的阅览室看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湖南教育》里的精美文章一下子吸引了我,从此我的成长岁月里总有《湖南教育》一路同行。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湖南教育》的目录页的右边有一个小栏目是发表读者与《湖南教育》互动文章的,我就试着写了一篇《我与<湖南教育>同行》的短文,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写的文章只能是用信件邮寄。没过几天,《湖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打电话给我,对我写的文章做了点评,认为我的文笔不错,鼓励我坚持写作。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人民教育》和《湖南教育》杂志同时推出5万宇的长篇通讯《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报道了我省汨罗市12年来坚持改革基础教育的实况,我读后极为兴奋。这不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今天我给您写信,真的是因为太喜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了。对于《湖南教育》,我有着七年多的深情。在去年的“我与湖南教育”征文活动中,我还将自己与《湖南教育相知、相识、相恋的情感历程写成一文,题为《“偷”来的情缘》。承蒙编辑老师的错爱,此文被刊在2005年第19期上,这更坚定了我订阅《湖南教育》的决心。今年《湖南教育》改版了,推出了语文教师专刊,我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我们语文教师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改版后的《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着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它…  相似文献   

7.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柳英 《湖南教育》2005,(19):43-43
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在一次暑假教师政治学习中,联校领导殷殷叮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是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我们不能只读教参,还要多读教学专著、教学杂志。《湖南教育》就是一本不错的教学指导类刊物,大家不妨多读读。《”湖南教育》是讲什么的?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教导主任的办公桌上见到了一本崭新的《湖南教育》,我一边等人一边翻阅,觉得这杂志真的值得一读。等了约十分钟,仍不见教导主任的人影,脑子里快速闪过一个念头“:偷偷地拿走,再偷偷地送来!”“偷”到刊物后,我战战兢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研读起来,…  相似文献   

9.
《湖南教育》诞生三十五周年了,我这个长期远离故乡而又经常萦念着洞庭衡岳的人,给她以衷心的祝贺!我,作为《湖南教育》的园丁,确实为她流过汗,献出过自己最珍贵的年华,因而我同她是有不寻常的感情的.这个刊物创刊时叫《湖南教育》,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改名《湖南教师》呢?这个谜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就是在当时的湖南省教育厅,知道底细的只有我们二、三人,而我们又不便于公开地告诉別人.三十五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可以揭穿了.《湖南教育》一创刊,就是湖南省教育厅的机关刊,在各省级教  相似文献   

10.
30年的改革历程,湖南教育界充分体现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教育人尝试、探索、改革、奋进的足迹,这是一部奋斗史,这是一曲鼓浪歌。这里我们选取了《湖南教育》《湖南教育报》《科教新报)1978-2008年宣传报道的部分典型经验。回顾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程,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1.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在这春暖花开、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迎来了《湖南教育》创刊60周年。这是《湖南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南教育的一件喜事。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的同志,我谨向《湖南教育》60华诞表示诚挚祝福!向各位在采编一线辛勤工作的同仁深表敬意!  相似文献   

12.
也挑一点刺     
《湖南教育》迎来了创刊40周年,不少同志发表文章,赞扬《湖南教育》在40年风雨征程中,为湖南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这是有口皆碑的!今天我写文章,不谈《湖南教育》的成绩,要挑一挑这个刊物在办刊工作中的“刺”。我知道我的文章,也许会像以往的文章一样被扔入废纸篓的,因为杂志对待来稿,囿于门户之见,是不会轻易采  相似文献   

13.
结识《湖南教育》仅仅6个年头。与相伴40春秋的读者对比,我确实是相随甚晚的后来人。然而,我要坦诚地说:时间的长短不是情长情短的决定性因素。在与《湖南教育》铸造感情方面,自以为我是“后来居上”的。6年中,二千一百九十天的积累,《湖南教育》真正成了我事业上终生不忘的良师益友。中华的崛起呼唤着教育,教育的振兴呼唤着改革,改革的浪潮呼唤着引路。《湖南教育》的舆论导向,便及时地发挥着引路作用。比如典型引路,这  相似文献   

14.
《湖南教育》与我相伴已三十年有余。我自走上三尺讲台起,《湖南教育》就是我教书育人的启蒙老师。我向责刊编辑讲一句心里话:假如没有《湖南教育》,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社会里我可能早被淘汰了。我由衷地感谢《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通讯》(下文简称《通讯》)是目前我国办得最有特色的语文刊物之一。许多语文教师都说它办得好,有特色。我是从1985年起才订阅《通讯》的。那是一位《通讯》的老订户推荐给我的,他说《通讯》好,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订阅了它。觉得不错,后来我又把它推荐给别的老师,引起了“连锁反应”。现在我们语文组十多位同志,大部分都订阅了这份杂志。《通讯》成了我们教学的“伴侣”。《通讯》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是它办刊宗旨十分明确,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既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方向,为广大语文教师“导航”,又从微观上重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为教师释疑解难。可以说,《通讯》是一家融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文刊物。打开《通讯》,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几年我国语文教学上每一次重大的改革和讨论,它都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先后担任岳阳地、市教育局普教科长和副局长,与《湖南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在《湖南教育》发稿31篇,大多是一些有推广价值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星移斗转,时光飞逝。转眼《中国民族教育》创刊20周年了,在这可喜可贺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拉回了20年前。1986年春天,《中国民族教育》的前身《民族教育》迎着“七五”计划的第一个春天诞生了,这在我国民族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恰在那时,由原国家教委民族地区教育司主管的《援藏教育通讯》(当时委托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协办)也应运而生,这是一份交流和沟通内地援藏办学的经验和情况,集综合性、资料性为一体的内部刊物。当时由我任《援藏教育通讯》的编委,自然就和《民族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结缘就是20年,1986年《民族教育》创刊号刊发了…  相似文献   

18.
编读对对碰     
编辑老师们,你们好,非常高兴结缘《时代教育》, 从初中到现在,我一直是《时代教育》的忠实读者。借此机会给你们提出一个建议,开展一个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栏目,好让我们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似的桥梁。忠实的读者陈琪不错的idea,有不少同学来信也提到这个问题。为了响应读者的号召,《亲子连通》诞生了,欢迎大家提供话题,我们共同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两会”闭幕不久,我们又迎来了《湖南教育》创刊60周年,心中充满兴奋之情。 《湖南教育》60年,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60年,也是积极参与引领、促进湖南教育事业发展的60年。60年来,《湖南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典型、当好教书育人的助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湖南教育》特推出长篇通讯《演奏崇高的乐章》,推介我县黄秀中学校长刘雄辉的典型事迹,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确,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刘雄辉同志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名优秀校长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刘雄辉同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遵循教育规律,勤恳工作,始终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为己任。1989年他出任黄秀中学校长,按一般人的作法是搞点“样板”工程或“新思维”,捞点政治资本,然后速战速决“上调”,而他首先想到的是制订学校十年建设规划。他超前思考,现实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