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漾濞是彝族自治县,彝族自然占了全县总人口的主体,县境内的彝族有腊罗(又称腊罗巴)、聂苏(罗武)、诺苏泼三种支系。漾濞彝族有着悠  相似文献   

2.
章天柱 《大理文化》2012,(11):98-101
黑话人,是居住在云南鹤庆县西山、剑川县东山和丽江市北山毗连山乡境域的彝族的一个支系。因先民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古老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单音节语言,周边居住的各族群众无法与其进行口语交流,便谑称其为“黑话”,从而便把说这种语言的彝族群众亦称为黑话人。  相似文献   

3.
易门县是地处我国西南边锤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县,全县总辖4乡3镇,56个农村办事处。全县总人口17万多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回、苗、哈尼以及彝族支系他留人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40%。在全县少数民族中.以彝族居多。吉往今来。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世代相传,创造了流传至今的彝族优秀民间文化。其中“葫芦笙”舞就是易门彝族的优秀传统舞蹈之一。  相似文献   

4.
弥渡牛街彝族现主要分为两个支系,即"迷撒拔"和"罗罗泼"。"迷撒拔"主要分布在木掌、荣华两个村委会,"罗罗泼"主要分布在龙街、马安、团结等村委会,当然其它村委会亦有零星分布。牛街彝族大约在明代中期就已在牛街各地零星散居,团结、龙街、木掌等  相似文献   

5.
纳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于新平县境内的新化乡、老厂乡及平甸乡的费贾、桃孔、白鹤、甸一带。新平纳苏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青年男女有社交、恋爱的自由,但结婚须得家长同意。  相似文献   

6.
在蛾山彝族自治县城西塔甸镇大西村西北的大西山上,世居着彝族支系纳苏人。纳苏人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在这片大山的黑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劳作,唤醒了沉睡的大西山、创造出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化。纳苏人每年的“咪蔸夺”,更是令人感到纳苏先民古朴的化神韵。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聚居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彝族支系阿细人就会举行祭火盛典仪式,阿细祭火又以一个叫红万的山寨为最.阿细祭火盛典仪式最核心的部分有四个:长龙宴和阿细酒歌、钻木取火与送火、火文化展示、跳火神,它们分别代表了火神祭典中的主要观念和仪式.  相似文献   

8.
《寻根》2020,(5)
正一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昆明通往滇西八地州的交通要道,是南亚大通道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楚雄境内彝族共有俚颇、纳苏、罗罗颇等13个支系,以金沙江南岸山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分布在楚雄州各县(市)的山区,形成大分  相似文献   

9.
李昱 《大理文化》2008,(6):59-64
在苍茫叠翠的横断山脉腹地云龙、永平、漾濞、洱源四县结合部,聚居着一支彝族支系"聂苏支"后裔,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族,现有人口2万余人,有单独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服饰.于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源地称为"箭杆场",后称"箭杆里".……  相似文献   

10.
1983年8月份,我从大理师范学校毕业,被县教育局分配到鹤庆县六合乡的白依山寨任教,白依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因穿白色的火草衣而得名。火草,是旧时用火镰取火的引火原料,勤劳的白依妇女采集来后,佐以大麻,搓成线,织成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的民居,宛若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折射出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白族"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住宅,像一幅由风、花、雪、月组绘而成的淡墨画,旖旎而含蓄.傣族的竹楼,像一首朦胧诗,袅娜中又有点清新.彝族的板房,像一首古老的歌,粗犷而又朴拙.利仆人们的"树窝",宛若是悬挂在大树上的蜂巢,风韵无限,谲美神秘.多少年来,巢居于"树窝"中的彝族支系利仆人的奇风,吸引了多少人前往探秘.在建国前夕的头年仲春,我有幸前往云南四角山鹤庆县境内的"陆姆"小村采风,领略了"树窝"奇趣.  相似文献   

12.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彝族民歌文化资源,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民族融合越来越紧密,彝族人民外迁越来越方便与频繁,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目前凉山州彝族民歌的发展呈碎片化、断续化、断层化形态,不利于彝族民歌这一优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如何共同整合资源与担当责任的角度以及彝族民歌传统传承保护方式与现代新兴技术传承保护方式出发,以探寻出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介绍云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对策。一、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彝族的先民就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缔造这个伟大国家做着贡献。这一贡献的突出表现,就是彝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我在云南省弥勒县工作生活了43年了,经常看到一群群彝族支系阿细人男女,拨响震撼山岳的大三弦,听到那支闻名中外的乐曲《阿细跳月》。在清脆悦耳的短笛伴奏下,跳着激越欢快的旋律拍掌起舞。矫健的舞蹈,粗犷古朴;坦荡的激情,热情奔放,倾吐出一个民族的心声。也时时激励我的热情,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使我这个69岁的老年人振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风葬"是鄂温克和鄂伦春族古老的丧葬方式,即把棺材或尸体置于野外的木架上,使其自然风化。风葬的棺木有木板做的,也有柳条编的,更原始的则用桦树皮或苇子包裹尸体。另外,基诺族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也采用风葬。在坟地搭一木架,置棺于上,任风吹雨打,腐烂为止。无独有偶,在云南哀牢山中段濒临红河谷的新平县建兴乡的彝族支系腊鲁人,也盛行"风葬"习俗,但其"风葬"观念和处理方  相似文献   

16.
彝族的祖灵信仰就是对祖先灵魂抱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的意识倾向。彝族祖灵信仰及伴随它的各种仪式、活动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对于促进彝族艺术的发展;对于彝族家支、家族制度发展;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内聚力;对于彝族宗教的形成;对于彝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构建;对于知识传播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红君 《寻根》2010,(6):106-114
<正>比较视野中的彝族民间文学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它是彝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彝族民间文学,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等文物,其主体文化象征与彝族先民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解读彝文典籍,再从空间、时间及民族志资料综合分析,作者认为三星堆文明与早期彝族先民有着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茆晓君 《寻根》2009,(6):68-71
大约在15世纪初,因为四川大凉山彝族内部的部族纷争,其中一支迁到了云南宁蒗定居,发展成为现在的小凉山彝族。小凉山习惯上指以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毗连宁蒗的彝族聚居区。居住此狭长地带的彝族自称“诺苏”,操彝语北方方言,  相似文献   

20.
小凉山毕摩仪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晓君 《寻根》2008,(6):68-71
大约在15世纪初,因为四川大凉山彝族内部的部族纷争,其中一支迁到了云南宁蒗定居,发展成为现在的小凉山彝族。小凉山习惯上指以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毗连宁蒗的彝族聚居区。居住此狭长地带的彝族自称“诺苏”,操彝语北方方言,人口近20万。近300年来,小凉山彝族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母体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