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S)-N-苄基-2-吡咯烷-α,α-二苯基甲醇分光光度法测定Pd^2+的条件,在酸性介质中,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该试剂与Pd^2+形成的物质的比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94×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9.40×10^-6~3.25×10^-4mol·L^-1,该方法用于模拟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和玻碳电极上1-萘酚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计时电流法测定1-萘酚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响应电流与1-萘酚的浓度在1.0×10-6~3.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7 mol·L-1。  相似文献   

3.
基于甲醛与氰化钾反应,抑制鲁米诺一氰化钾—铜(Ⅱ)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测定甲醛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10^10~1.6×10^-8g/mL,检出限为3.1×10^-11g/mL,对9.6×10^-10g/mL的甲醛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结果表明此法为检测室内气体中微量甲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反应型受阻胺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AATP),用FT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综合表征.以AATP为聚合单体,利用光-DSC技术研究了AATP熔融本体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AATP光聚合的诱导时间随引发剂浓度和辐照光强增加而缩短,光聚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聚合初期,AATP光聚合速率分别与引发剂浓度和辐照光强的平方根呈较好的线性增长关系.并用稳态和非稳态相结合的光-DSC方法测定了AATP光聚合过程的动力学参数:链增长速率常数kp=2.22-7.96×102 L/mo·s、链终止速率常数kt=0.08-2.67×104L/mol·s、表观活化能为Ep-Et/2=-7.70--13.36kJ/mol、指前因子Ap/At0.5=0.076-0.333(L/mol·s)05,kp和kt在聚合初期均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而增大,但kt增加的幅度远大于kp.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电化学聚合1.10-菲络啉合钴(Ⅱ)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对NO的响应范围及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实验发现,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制备的该电极涂加Nation后对NO的检测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NO的浓度在4.2×10^-5~2.4×10^-7mol/L范围内氧化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检测限达4.8×10^-8mol/L;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一类多线性算子T的交换子T^f(f)在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得出了它是M^q1p1(R^n)×…×M^qnpn(R^n)到M^qp(R^n)有界的,其中1/p=^m∑j=1 1/Pj,1/q=^m∑j=1 1/qj,1≤p≤q〈∞.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IK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mmol·L^-1 MgCl2,0.2mmol·L^-1 dNTPs,0.2μmol·L^-1引物,50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SA)在切花保鲜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20mg·L^-1、40mg·L^-1、60mg·L^-1、80mg·L^-1、100mg·L^-1)作保鲜液来处理康乃馨切花,测定SA对康乃馨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及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SA处理的康乃馨切花,鲜重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达到最大鲜重天数、鲜重增加量、推迟鲜重降低三方面,浓度为80mg·L^-1SA的效果最明显。(2)五种不同浓度的SA保鲜液都能够改善康乃馨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增加切花的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五种不同浓度的SA都推迟了水分平衡值的降低,其中80mg·L^-1SA的保鲜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的作用。方法:用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OH;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1、正丁醇提取物2和乙醚提取物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三种提取物及Vc清除·0H的IC50分别为145.0、141.0、335.0、2.3μg·mL^-1;正丁醇提取物1清除·O2^-的作用无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2、乙醚提取物及Vc清除·O2^-的IG50分别为270.0、0.185、0.0575μg·mL^-1结论:本研究中的三种吴茱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吴茱萸脂溶性成分清除·O2^-的作用非常显著,与Vc有相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巨坤 《化学教学》2009,(12):69-70
针对人教版《化学与技术》“纯碱的生产”的实验观察中,未见碳酸氢钠析出的现象,通过计算术得,NaHCO3在1.33mol·L^-1 NH4Cl和1.745mol·L^-1NaCl混合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到2.38mol·L^-1,量化了盐效应的影响。介绍了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和利用碳酸氢铵晶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备碳酸氢钠的方法,并给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