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自2020年开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国家健康教育必修内容成为英国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英国政府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英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目标和内容上以心理健康素养为导向,在教学策略上以独立的健康课程为基础,以学科渗透、灵活多样的活动与项目为辅助。在课程发展与教学实施方面,英国重视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中,通过积极正向引导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其人际关系和社会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天津市教育系统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大中小学、幼儿园积极落实上级要求,通过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打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抗压、抗打击、抗挫折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采取线上交流、网络科普等途径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培养青少年儿童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健康阳光、和谐向上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是青少年儿童成才的前提,但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在学习和活动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如何使儿童具有自信心?文章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二是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 ,剖析了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盲点”和“误区” ,进而扼要地阐明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67名留守儿童和34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上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显著(P<0.05);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留守儿童的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382)。从而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性别。  相似文献   

6.
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SCL-90对芜湖一所中学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的研究,综述了青少年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友谊、学校适应及学业成绩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在儿童、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大学生后,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他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是否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关注这类大学生的成长,高校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否到位,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了解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状况,高校干预情况,提出了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自编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与非留守儿童的3个因子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与恐怖倾向因子上,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单亲监护型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不同教育方式、是否有个人爱好和是否有亲密同伴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对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其中,澳大利亚学校心理健康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简称MHS)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耀庭 《天中学刊》2013,(6):124-126
在青少年的不良性格研究中,有关青少年性格孤僻的研究并不多。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不良环境、生活压力等都在冲击着年轻的一代,使得青少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青少年性格孤僻者与日俱增,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现象。分析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探讨预防、矫正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应对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来自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心理咨询和生活指导结合起来,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其心理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在校大学生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型期,面对学习任务、生活环境等的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变化。剖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疏导和教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一个案例入手,探讨如何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并认为在咨询中应积极关注他们的成长.同时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一些疗法和技术,明确了心理咨询的宗旨,即助人自助.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青少年因崇拜偶像而造成的悲剧事件,更引发了对这一问题的深思。青少年疯狂追星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和心理机制,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该提倡还是反对,以及如何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引导青少年进行偶像崇拜,这些正是本文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HHT——CR)》作为测查工具,调查样本为小学五、六年级,回收有效问卷1364份;研究发现,不同省份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留守女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孤独体验较少;叔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较少;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组间差别不属于结构性差别。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逆境和网络成瘾看大学生逆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逆境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应对方式却令人堪忧。有的采取一种极端的自伤或伤人的方式;有的终日陷入“无聊”、“郁闷”的旋涡不能自拔;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网络中寻求压力释放的途径而形成网络成瘾。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实施逆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六盘水市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和对未来的不可控;人际关系不和谐;青春期的抑郁心理。可以采用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培养自助能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等对策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教师心理不够健康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的成因,有个人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须加强自我管理,切实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校心理咨询的两起案例入手,提出学前阶段心理环境对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优化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这一问题.文章剖析了目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入园时幼儿心理安抚不充分、教育者不能完全接纳幼儿不足、教育者欠缺幼儿心理安抚的必要知识和能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充分提供初入园幼儿所需的心理安抚、教育者应努力丰富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者应努力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优化幼儿成长心理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