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新新 《新疆教育》2012,(9):1-2,56
近一段时间,在我国的网络社会上传播着一系列政治谣言。本文着重分析了谣言存在的重要性和媒介融合环境下谣言的新特点,并根据谣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根治谣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的虚拟性看网络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网络谣言迅速传播并产生极大危害性的关键因素是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对网络谣言加以解析,着重阐述在网络身份虚拟的技术背景和网民的匿名心理背景下,网络谣言传播所表现出的相对于传统谣言传播的不同特点和传播效果,力求探讨出网络谣言这一信息污染迅速传播并产生极大影响力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前,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公害,它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网络传播,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给我国政治、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坏影响和损失。依法严肃整治和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已势在必行。本文揭示了网络谣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我国在网络谣言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具体措施,旨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抵制网络谣言,使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谣言肆虐,不仅是因为个人或集团恶意制造谣言,还因意见领袖、公众、媒体的参与和传播.本文从参与传播网络谣言的主体入手,包括造谣者、传谣者、辟谣者,通过分析其传播网络谣言中的行为和原因,提出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其内涵与特点与谣言基本保持一致,只不过,网络谣言的发布和传播都是在网路中进行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网络谣言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它的产生与传播有其伦理根源。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不仅要从法律角度出发,更需要从伦理角度探讨和研究,制定相关的伦理对策,才能从根源上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谣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心理现象。依靠网络传播的谣言则是这一现象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比较有关网络谣言的文献资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综合分析网络谣言的新特点,并由此说明谣言在新兴媒介转播的深层原因仍然是大众对于安全的需要和对危机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有个别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听信不实的言论,转发、传播不实的言论,给社会、学校、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从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产生原因、危害、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之加以阐述,力求为当代大学生网络谣言的思想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强化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渗透强度,也使谣言具有更大的破坏性。近几年,由谣言引发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分析最具代表性的"十大网络谣言",可以看到网络谣言传播具有意图多元、有限理性、临时新闻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从明晰谣言产生根源、建立预防体系、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谣言泛滥,很大程度上是受众在现实矛盾中滋生的情绪和心理的反映。网络谣言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一现象,找出网络谣言形成的原因,对网络传播的主体和受众进行规范和教育引导,并且政府和有关媒介也要负起管制和监督的责任,以健全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完善网络谣言管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网络社会"中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网络技术从空间和事件两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交际方式,人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来回切换和过渡导致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对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危害、我国现阶段在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与以往的谣言相比,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加恶劣,其不仅危害到了造谣对象的工作与生活,欺骗了广大网民,引起社会恐慌,也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因而有必要对如何规避网络造谣的危害及风险进行探讨。针对其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与风险,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网络伦理的宣传力度、增强他律与自律、使用信息过滤技术等技术手段及架构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规范等角度出发来实现将网络造谣事件的出现概率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网民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行为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以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事件为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关假设,运用 SmartPLS2.0 软件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传播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民面对食品类谣言的主观态度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网民个体焦虑感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对谣言传播态度有显著性影响;食品谣言的可信度、时效性及传播方式便利性等谣言本身特征,对谣言传播行为意愿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谣言"愈来愈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大V的落马更引发了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思考。"网络谣言"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意识形态根源,体现了网络世界中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以及单向度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疏导,搭建网络辟谣平台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在监督社会、维护公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解网络谣言可能引发的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分析,流言大致有以下3种主要表观:攻击性流言、愿望性流言、恐怖性流言。流言的危害常常在传播过程中首先形成一种恐惧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人们产生消极的、强烈的情绪反应,进而引发社会震荡,影响公共安全。清除流言的危害应建立流言研究机构、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建立社会公共管理机制和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发生的历时仅11天的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很快落幕了,但是在整个事件中,网络把关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使网络实际上变成了摧毁个人名誉的屠宰场,造成的极坏了社会影响。网络把关角色的弱化,会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成灾以及网络暴力等现象出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必须从把关者个人素质、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规范网络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7日,湖北省石首市发生因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导致的数万群众围观起哄,围堵道路事件。虽然此事件反映了当地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不当和一些累积的社会矛盾,但西方媒体的所谓“客观性”报道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在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成为了弘扬和传播主旋律的有效抓手。在实践中,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应该精准定位,争取成为网络谣言的辟谣者、黑恶信息的智斗士、正面能量的宣传员。高职院校要以“学”为起点,设立网络文明志愿者学院;以“练”为基础,组建新媒体联动矩阵;以“做”为落脚,实行网络文明志愿者认证。通过这些有力措施,构建“学?练?做”为一体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机制,为巩固大学生主旋律教育阵地作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8.
吴越  肖容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3):194-199
近年来,微博谣言因其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影响后果严重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网民对于微博谣言关注度程度随时间变化,关注侧重点漂移客观反映了微博谣言治理效果。因此,研究微博谣言关注度具有重要价值。以新浪微指数平台为大数据分析源,通过时序特性分析方法深度挖掘近5年网民对微博谣言关注度的时序特征。研究发现,微博谣言关注度时序是一个无明显趋势和周期的时间序列。5年中序列最大峰值出现时间与两高院出台惩治网络谣言相关《解释》的时间吻合| ARMA(1,2)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微博谣言关注度序列|手机端谣言关注度数量约为电脑端谣言关注度数量的2.8倍,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力为持续一周逐渐减小的正面冲击效应|网民关注的微博谣言热门信息主要集中于谣言惩罚的相关政策、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辟谣、明星向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以及安全问题相关的辟谣榜4个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微博谣言关注度时序规律,从而为有效制定微博谣言抑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 2 0 0 3年 3月 8日至 9日对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现象实施入户调查 ,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流言的传播渠道主要是人际传播中的亲身传播。流言的核心成分是真实的 ,流言中的细节大都是虚假的 ;二者综合作用 ,造成这样一种状况 ,即公众试图对这种不明疾病加以防范 ,但因缺乏足够的正确信息 ,无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心理。流言的真实部分得到正式渠道的证实后 ,即成为“消息” ,虚假的部分被否定后 ,仍以流言的形式存在或消失。流言扮演了“反权力”的角色 ,即它迫使“权威”的正式渠道作出公开回应。流言发展到一定程度 ,已完全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 ,正常社会生活无法继续下去 ,最后 ,危机促成转机 ,政府和媒介开始转变态度 ,对病情作了大量公开报道 ,“非典型肺炎事件”从最初的流言传播、公众恐慌 ,转入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基督教在传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的排斥,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反洋教运动或称为教案.过去学者们大都从政治侵略、文化冲突等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本文则是从社会心理层面出发对民教之争问题进行探索,即从人们的认知失衡、谣言传播、社会刻板印象、角色冲突四个社会心理学角度作为切入点,以期对晚清教案的发生原因作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