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青少年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将会铸成不可估量的失误和遗憾。分析青少年自杀轻生的原因,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止这一消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花季悲歌     
吴铭 《家教指南》2005,(10):25-27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最新调查发现:特别想自杀的中学生占17.45,为自杀做过自杀计划的学生占4.9%:导致中学生轻生的前两位原因分别为学习压力、个人情感问题,家庭不和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们面对那些正处于如歌花季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会羡慕他们青春的容颜,又有多少人会感慨岁月的变迁。然而,就是这些生命财富的拥有者,却往往忽税生命的价值.动辄厌世乃至轻生。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而今,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案.除了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外.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省6个城市9所大、中、小学的1775名青少年学生实证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分别达到了16.6%和2%,且因青少年学生自身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青少年自身因素中,对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都有着显著影响的是教育层次、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黄丽仙 《新疆教育》2013,(14):132-13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如今这些花朵的生命却经常受到摧残。2006年7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2008年4月,青岛一12岁女孩因成绩不理想,吞下60片安眠药自杀。  相似文献   

6.
近年时常看到一些有关青少年自杀和杀人的报道。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国内有20%的中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有资料表明,自杀已成为15~35岁年龄段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青少年自杀现象日趋严重的现实,呼唤珍爱生命,呼吁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赵健雄 《家庭教育》2007,(10S):11-11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该调查从2004年开始启动,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其中女生数量略高于男生,平均年龄为16.3岁。调查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有20.4%的学生(男生为17.0%、女生为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5.7%、女生7.4%)为自杀做过计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厌学、出走、自杀等问题频见报端,更令人担忧的是,另一些青少年则存在着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的潜在的自杀倾向。2001年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有自杀意念,其中近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学生自杀现象频繁曝光。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风雨中匆匆而逝,来不及让爱他们的人和他们所爱的人对他们道声“珍最”,说走就走了,只给曾留下他们青春风采的世界一个令人思之泪下、念之悲悯的背影。这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难以承受的痛。因为他们这种对珍贵生命主动放弃的轻生行为,非但不能证明自身抉择的崇高价值,反而成了示世界以懦弱的黯然告自。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以及广大青少年的家长都小能不反思:是怎样一种邪恶的力量,把年轻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坟墓?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从今天开始,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在反思中自然电就不难发现,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似乎就缺少“生命教育”这样一环——人“即使输掉一切,但决不能输掉生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论生命教育——关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生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强化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自杀数据的调查整理,并公之于世,让全社会都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同时,要改变家长们只以“分数”论英雄、只以“出人头地”看弦子的错误的价值标准。大力引进西方各国在控制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率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生命教育珏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要有所区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原则问题上则要以人生力出发点谈死亡问题、要有生动活泼感人的教育形式、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季丙焕 《教育艺术》2007,(11):54-54
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暴力、吸毒等轻生的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反响巨大.青少年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对他人他物生命的轻视,漠视他人他物的痛苦,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生命教育的内容,遵守生命教育的原则,努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纪惊鸿 《教书育人》2006,(10):42-43
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死亡教育”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々可采用的教育形式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范兵 《教书育人》2010,(2):28-29
教育一定要思考自杀的问题1.自杀人数呈攀升趋势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自杀问题十分严重。中国2008年约有28.73万人自杀死亡,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者。自杀人数高于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其主要死因。上海医学院与上海科教院曾对全市8个区的2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24.3%的学生有自杀意念(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二,初三除外),5.85%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1.71%的学生自杀未遂。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自杀,六个亲属将遭遇最严重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五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该热线设立之初曾做过一次统计,在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青少年自杀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有多种,但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可归纳为: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工作重心,三个实践环节.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积极关注和研究自杀问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去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震惊全国;前不久,四川航空公司在昆明国际机场起飞时,两个男孩爬上了飞机右后起落架的吊舱里,《中国青年报》在报到此事时,幸存者对媒体说:“看到同伴掉下机时,我不难过,我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每年的高考结束后,都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近几年来,媒体关于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到也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着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着生命。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自杀心理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自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导致个人自杀的原因,往往与心理因素、外界压力和精神疾病有关。应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强有力的社会心理干预,如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家庭转变人才观,加强青少年情感教育;社会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和筛查,设立生命热线电话,倡导开展“绿色网吧”活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实生活中自杀现象已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现象,生命教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分析造成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原因开始,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及其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有关大中院校学生自杀、他杀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据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近期,网上又不断传来学生虐待、残害动物事件,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频频自杀现象给生命责任教育缺失发出警示。青少年对生命的困惑、挥霍和厌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对生命责任的无知而丢失了人之为人的灵魂——生命的意义所致。生命责任教育让青少年“活在责任和义务里”,感受社会生命的意义,自觉抵制因为狭隘的“自我价值”的失落而带来的无可名状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