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活动是最能体现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活动;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在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既有创造,更有交往,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各自的人生。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客观基础。师生关系是人所经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育活动是最能体现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活动。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师生关系是每一个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师生关系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它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师生关系是一定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结成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即由人与物的关系,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对话既是教育形式,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
和谐教育呼唤 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虽然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经营,但主导方面在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教育是一座大厦的话,师生关系就是它得以建立的基石,而其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则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因为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台铜亨效传递与反馈的前拱暑条件。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等关系,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不应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0.
试论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性质来说,师生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组织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提高教师威信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实践与交往视界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跃平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5):95-97,125
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产生-建立-发展-提高、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展开的,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得以维系与进一步发展,师生在这种交往式教育中得以相互体认、彼此信赖、教学相长、达到理解,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人际交往来实现在新时期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必须做到: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加强师生之的交往;③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④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与领导和学生、学生之间的关系相比较,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切近的和现实的意义。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创新性等特点相应地,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可概括为:课内教学与课外交往并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并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师生关系的几个认识角度 1.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关系 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推动、创造的社会过程。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与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交往是阐释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师生交往的内容应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同时,师生关系又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达到共同目的而进行的交往与联系,反映着教学活动的规律性。从多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育中积极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感情融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①但是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师生之间相处的情况不是很乐观,矛盾在不断激化,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殴打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敌对关系势必会影响学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关义飞 《云南教育》2003,(11):16-18
一、合作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通过交往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态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考试周刊》2009,(6):209-210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而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则是最为基本且重要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关系。本文着重从高校师生关系的定义及初步定位、多种不同类型和如何建立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而采取的不同措施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崔竞 《现代教学》2014,(1):145-146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价值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改变师生观,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形成师生交往中所要的对话能力和平等意识,最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荷兰师生关系特点,取其精华,从而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以新型师生关系避免与化解师生矛盾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它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时时刻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效果产生能动的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发生了许多矛盾甚至产生冲突,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与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避免或化解师生矛盾冲突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武琳 《师道》2013,(5):38-39
扈中平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说:"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是最经常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双方,双方在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师生关系。"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三方面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是界线模糊的。在学科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也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一、首先,很难想象一门学科在师生关系紧张、冲突或冷漠中能得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