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发现腐败存在的条件和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腐败的根源来自于因追求私利而导致的权力滥用,所以反腐的关键是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重点,进行制度创新,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  相似文献   

2.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为什么权力会被滥用,能够被滥用,关键是权力运行机制出了问题。权力不能依法在正常轨道上运行,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反腐败要标本兼治,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是反腐败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权力不等于腐败,但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腐败。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腐败不除,国无宁日;贪官不倒,民不安生。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压缩权力的滥用,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铲除腐败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对权力的滥用。廉政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对权力监督这个根本环节,才能取得实效。当前我国的权力监督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导致腐败大面积发生。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使监督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反腐效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腐败主要是指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腐败.腐败总是与一定的公共权力密切相关,即腐败总是权力的腐败.权力腐败表现为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遏制权力腐败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要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为权力的运作设立一个合理的界限即权力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即把好用人关,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依靠监督网络,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严惩腐败。只有这样,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7.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预防腐败的关键是创新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应加强权力赋予机制、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依法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一把手”监督机制、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协调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与控制初探孟大川纵观各种腐败现象,可以说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权力的滥用又多数在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要遏制腐败,须依法行政;要依法行政,则必须防止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寻求切实可行的监督控制机制。英国学者怀德认为。行政法的发展就...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根源就在于权力的滥用。通过对当前领导干部中腐败现象的剖析 ,阐明如何坚持标本兼治 ,从源头上扼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0.
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的腐败.反腐败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依法监督权力主体,依法监控权力运行,依法矫正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危害巨大的现象始终伴随着人们,这就是腐败.腐败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腐化作用.凡是存在国家权力的地方,就具有产生腐败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国家权力,当它被滥用,被异化时,就有可能滋生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权力主体为谋取个人的不正当的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以权谋私。权力的利益属性使腐败成为可能,而权力的不受监督制约则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就应适当淡化权力的个人利益属性,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5.
从权力运行的角度来分析,腐败的核心问题是权力滥用。只有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权力监督制度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如何健全权力监督制度,已成为当前廉政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的权力监督制度,应以规范权力运行为基本思路,普及监督意识,强化教育功能;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法规,明确监督标准,使权力监督既反映自身的整体要求,保持科学性;又要考虑现实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一、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失控而导致权力滥用关于特权与腐败,邓小平有过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还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具体表现和危害之一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大案要案不难看出,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当作人民的主人,搞特权,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引…  相似文献   

17.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遵纪守法.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利用它来为民造福,成就一番伟业;权迷心窍的人利用它,为己谋利、敛财,经营安乐窝,直至走上误党.害国、害己的不归路。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要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加强掌权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教育、制度、监督等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扼制权力的滥用,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党内的民主程序,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在处理党内政治生活时,必须遵循的方式和步骤,没有党内民主程序作保证,党章规定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落实。因此要从党内权力的产生、党内权力的赋予、党内权力的行使、党内权力的终止等方面,设置党内民主的程序。只有将党内权力限定在党内民主程序链的轨道内,才能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的权力腐败与滥用。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是我党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腐败来自于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反腐倡廉,“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要借鉴古今中外反腐倡廉的经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完成这一艰巨的社会工程,创造一个清正廉明、法制健全、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郑重宣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当前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面对权力的滥用,必须有效地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本阐述了依法治权实现的主要途径,指出只有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才能防止权力腐败,使权力在法律的规范下正确行使,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