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傈僳、景颇和怒族335名11-16岁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3种民族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中学生在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小学生;(3)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4)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恐怖倾向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MHI-60)对393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481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9.9%,以情绪不平衡均分最高;(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常住学生;(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本科实习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探讨影响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人员采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医学院305名本科实习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实习护理生SCL-90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的比较中除敌对性低于常模外,其余因子均高于常模,且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与国内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45%,主要问题为人际敏感、强迫,抑郁;(3)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领悟支持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本科实习护理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不佳,需要继续加强对护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UPI对桂西北某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发现:(1)被试心理健康问题的首次总检出率为42.7%;(2)桂西北文科专业类型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差于理科、艺术、小学教育等专业类型的学生;(3)桂西北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比男生差,且在神经症倾向上差异极显著;(4)更多的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头脑中无意义的想法,过分焦虑,不能很好地排解和调控不良情绪,对学习和未来前途担忧,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能不足等问题困扰;(5)本科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专科新生差。  相似文献   

8.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贫困中学生和非贫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贫困中学生在CBCL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中学生,并且贫困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也较高,表明贫困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河池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研究发现 :(1)被试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 6 5 .2 % ,总检出率远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所报告的结果。 (2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但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 (3)被试心理健康问题以强迫症状、神经衰弱症状表现最明显。其中 ,神经衰弱类症状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 ,表现为理科生比文科生严重。强迫类症状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差异 ,呈理科生比文科生严重 ,男生比女生严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海省某高校的328名藏族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并比较分析.结果为:(1)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48%,比国内外报道的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在10%~30%的水平高;(2)除人际敏感外,8个因子的分均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并且躯体性、人际敏感、焦虑、敌意和恐惧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3)来自玉树震区和农牧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震区和城镇的学生.结论:藏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对藏族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遵义市的3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全体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总体上,遵义市初一、初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_2%,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也比较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焦虑,表明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学习焦虑问题突出;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中,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单亲与否、是否独生、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以437名高职学生为被试,以SCL-90为测量工具,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普通人群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7.8%。(2)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的。(3)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一、大三年级的.大一、大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张庆林 《教师》2008,(8):113-117
以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HMHS)作为测量工具,随机调查了西昌地区1716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彝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8.8%,但51.6%是轻度心理问题;(2)彝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3)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及学习压力感等心理问题症状;(4)城镇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乡村中学学生;(5)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优于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除毕业年级外,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职学生学习的状况,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34.87%,存在较严重的行为不当;(2)理科学生的情绪低落和总倦怠水平高于文科学生;(3)大二、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和总体倦怠水平上高于大一学生(P<0.05);(4)不同学业成绩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结论是高职院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习倦怠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讨论可能的原因。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使用浙江大学心理系郑全全教授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沧州市不同层次的6所中学的近10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健康状况中自责倾向显著高于常模水平;(2)心理健康水平城乡差异显著;(3)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5)父母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年级、市区和城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校成人大学生(共5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成人大学生的总体平均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成人大学生群体中阳性症状者出现率较高,共287人,占整个群体的57%。被试在9个因子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2.6%和35.7%,且在人际关系、忧郁、偏执、敌对、焦虑等因子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检出率较高。(3)性别差异显著,女性的得分总体高于男性;部分成人大学生的某些症状水平达到中等以上的水平;(4)在研究中还发现,人际关系敏感与其他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采用SCL-90对4966名新生进行心理症状的自评测试。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院学生,艺体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留守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以及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江西省农村中学留守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显示,留守中学生攻击行为检出率较高;留守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存在年级、性别差异;留守中学生高、中、低攻击组在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攻击组的应对方式更消极,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调查财经类大专新生入学一个月后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提供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筛选标准与入学适应指导。得出结论:(1)财经类大专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与国内常模不存在差异,财经类大专新生在强迫症状上检出率最高;(2)性别差异明显,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大专新生更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女生在不成熟型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4)大专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