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一条基本准则,用事实说话,就要让图像说话,让同期声说话,让过程说话,让背景说话,说“事”话,说“实”话,说“电视”的话。  相似文献   

2.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前年和去年分别在《新闻传播》和《新闻界》发表一篇文章,一个讲这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另一个说这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我感到双方都不同程度地没有说到“点”上,不能在是否“规律”的层面上讨论。而应从理解“用事实说话”本身是一种什么行为开始。 “用事实说话”是个带有介词的动宾结构短语,核心是“说话”,“用事实”是方法。明确这个短语的意思,事情就好说了。 既然“用事实说话”的核心词是“说话”,那么这是一种典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实是新闻的灵魂,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用事实说话,是撰写新闻的基本要求。然而,常见一些作品虽然也在用事实说话,但未能把话说好,结果使读者对所说的新闻产生疑问,甚至是强烈的负面看法。消息《英文村的“战斗堡垒”垮了》(以下简称《英文村》)和新闻图片专题《一个女人和600个孩子》(以下简称《一个女人》)均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笔者以其为例谈谈怎样用事实说话才能可信。一、要具体详实事实胜于雄辩。这个事实必须是具体详实的,才能有坚如磐石的力量。因此作者就必须把新闻中的事实报道得明白具体。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刘林红 《新闻传播》2009,(7):118-118
电视新闻用事实说话.但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必须用真实的细节来表现。用事实说话体现为尽量少用解说而多用画面或同期声表现。只有事实而没有细节的新闻不能是好新闻。一、要选择能传递新闻信息的细节人们接触新闻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所以,细节作为电视新闻很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段,传递信息“责无旁贷”。与其它手段不同的是,细节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细节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论"用事实说话"--与陈力丹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有同志向我推荐了几篇文章,这些文章一致否定“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却又对新闻写作有无规律不置一词,这样,他们就在实际上否定了新闻写作学,从而也否定了新闻学。这事是由尹连根博士引起的。前年,他在《新闻传播》上发表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去年,《新闻界》刊载了  相似文献   

6.
用来表明媒体观点的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说话”的?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央视论坛》节目就是各有特点的两个典型代表,前者以深度报道方式剖析事实、展示媒体立场,侧重“用事实说话”;后者借演播室讨论“透过现象说本质”,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钟情于评论,重在“用观点说话”。此“说”不同于彼“说”,二者在说话内容、说话主体和说话方式上虽有显著差异,但却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7.
郑竑 《记者摇篮》2004,(6):30-30
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在拍摄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新闻现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人物说话的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动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整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有一个讨论小高潮。2001年《新闻传播》发表尹连根的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2002年,《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支持尹连根的观点;接着,《采写编》发表了陈力丹的《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2003年《新闻记者》发表何光珽的文章《论  相似文献   

9.
刘洪 《记者摇篮》2004,(11):37-37
融声画于一体,将画面、解说二维平面的新闻传播模式。转变为画面、解说、同期声三维立体的传播模式。这既是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地位,也是它的总体作用。对电视新闻来说。同期声的运用,不仅是信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它可以叙述新闻事实,介绍新闻背景,增加新闻现场感.表达抽象的人生哲理。因此,同期声直接构成了新闻事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用事实说话”这是央视《焦点访谈》的定位语。也应该成为新闻写作的指导方针。新闻实践中,凡是拿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新闻作品,无一不是用事实说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华  李文晋 《新闻前哨》2013,(12):49-50
同期声指在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两种。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重要手段。不同同期声的交互使用可使新闻的叙事节奏富有变化,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  相似文献   

12.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伙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了何光珽先生的《论“用事实说话”》一文,针对陈力丹等“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文章发表后,本刊收到一些稿件,或对何光珽先生的文章进行商榷,或从另外的角度对“用事实说话”发表意见。在此,我们选登其中三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使“用事实说话”这个新闻学基本论题的讨论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勿忘“直接引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同春  邓涛 《记者摇篮》2004,(12):12-12,18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把“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和“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作为区分“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志之一,他认为好的报刊应该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诚然,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是个简要表述,全面表述应为:迅速地用新闻事实向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报道。  相似文献   

15.
客观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这种基本要求经常被媒体和记者忽视,以至于新闻受众需要带着怀疑与猜测去接受新闻报道传播的信息。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高举“用事实说话”的旗帜,把新闻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变成了一句通俗易懂的口号,迎合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但是,当以“用事实说话”为宗旨的《焦点访谈》深入人心,当“用事实说话”的口号响彻了所有媒体并且变成了新闻受众理所当然的心理期待之后,人们发现很多媒体的“用事实说话”并没有能够满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2003年以后,《焦点访谈》栏目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收视率历史最低,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细节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尽量少用解说,而多用画面或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如果摄像机能及时捕捉到若干精彩的细节画面,录下出彩的同期声,就可以令观众对新闻事实发生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7.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实说话”,简言之,即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而非由作者自己站出来直通通地说。这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消息写作不仅要“说话”,更要“用事实说话”。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追问和实践的一个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18.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认为: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新闻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而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就是要“用事实说话”。然而,这些年做编辑工作,使我接触了大量稿件,当然其中不乏“精品”,但有一些稿件或者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或者罗列事实只见材料不见观点:或者抛开事实,记者迫不及待地自己站出来说话等等问题……归根结底,毛病出在不会“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9.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节目中,同期声是新闻事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而现场同期声与新闻画面的恰当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新闻节目的现场感,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现场的事实真相,使新闻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