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教学中常见也是重要的课型.笔者结合近年来高三试卷讲评课实践,对有关教学误区与同仁探讨.误区一:教师不限时做题,讲评成了"无水之源"在试卷讲评课准备工作中,有些教师自认经验丰富,对题型见多识广,认为"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对试题不够重视,往往一边看试题,一边看试题的参考答案,甚至不动笔,就领会了整张试题的考查内容,并且带着领会的内容进行批改试卷、讲评试卷,结果可想而知.在批改试卷过程中对评分标准把握不通透,随心所欲地  相似文献   

2.
当前,初中语文试卷阅读试题讲评课的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广大的教师沿用传统的试卷讲评模式,操作程式简单化,未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造成的。为此,我对语文试卷阅读试题讲评课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中学语文试卷阅读试题讲评课"自查自纠→小组讨论→教师导法→拓展演练→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以下简称高考语文"广东卷")正如今年的作文试题,全卷"回到原点"的设计意图十分明显。试卷拒绝"形式变幻",不再为某些热衷于对试卷形式和试题类型做"稳中有变"之类套话评析者提供"依据",而是着眼于让语文考试内容回到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检测的本源,回到"高考大纲",并强化突出引导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学生都对考试充满着畏惧,形成一种"恐试症"。究其原因,这种"恐试症"很大程度是试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僵化,大量机械的试题,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小小年纪,思维的灵性逐渐被磨灭。而那些僵化的试题,也正在消磨着老师们的智慧。几年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也在逐渐尝试让老师和学生们走出这一困境,对语文学科的试卷进行了探索,力争让试卷亲昵学生。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有关新闻的试题不断翻新,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湖南省过去的试卷并没有专门的试题对新闻进行考查,但随着2010年高考选做题的出现,考查新闻有了合适的平台,出题的可能性也就大增。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都有大量的地域文化类试题,其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把"语文味"和"地方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我国《英语课程标准》还是美国的教育服务中心,都强调考查考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在今后高考英语试卷中必定会以更多的"能力型试题"取代"知识型试题"。每位英语老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使"能力型命题理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取到一定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必考内容"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明确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其能力层级为E。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一个知识点。统计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共有7套试卷直接或间接考查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的使用接轨,充分发挥教学导向作用,2014年江苏各地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稳定中求创新,平实中蕴内涵,看点频现,新意迭出。"变"的是试卷结构、试题形式、注重提升内涵,"不变"的是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彰显学科价值。我们分析试题的目的,不是看其"外形"上的变化,而是要挖掘试题内涵,体会命题者意图和技巧,品味试题"舌尖上"的味道,咀嚼试题所传递的信息和给人的启示。现选择南京、南通、苏州、常州、镇江等地市部分试题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10.
一 正确评价学生语文水平,无疑应该是语文试卷的主要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语文试题就务必要精确严密。然而,研读若干语文试卷,在"精确严密"的要求上,往往令人难以满意,甚至是瑕疵较多,造成许多遗憾,尤其是承担选拔人才功能的中考、高考试卷。这里仅以某地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一条古诗词鉴赏题为例。作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云程 《学语文》2012,(6):31-33
探究题是直接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题,自从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探究性试题后,高考试卷中"探究性"试题有愈来愈红火的趋势,甚至在有些省份已经成了必考题。2012年又有新课标全国卷、安徽、福建、湖北、四川、江苏、辽宁、天津、浙江、江西、北京、山东等12份考卷考了探究题,分值为5—10分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探究题的提问方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敏 《辅导员》2011,(22):52-52
考试是检查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试卷则是考试结果的纸面反映,对试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评是实现考试目的的重要手段。试卷讲评课,有纠正错误的目的,但绝不止于此。关键抓住一个"评"字——评价、评析、评议,即第一,对测试的情况进行评价,第二,对试题解答的情况进行评析,第_二,超越就事论事的评析,对试题和解答进行拓展性的评议。使试卷讲评课既是对前段学习程度的了解.也是亡羊补牢式的完善.更是运用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以化学试卷讲评课为例,来谈一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使用了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第16题为语言文字应用题,所涉及的"长句"和"短句"的概念目前学界还难以明确界定,其所给定的改写的句子本身又包含有歧义结构,导致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应该避免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分析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创新题,不难发现"新定义"型试题,它不仅可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是由于这种总揽各种知识方法、能力的特点使得"新定义"题型成为近几年高考的新宠,本文试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例,介绍高考"新定义"题型七大新走势,供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静 《辅导员》2011,(22):51-51,37
从2007年部分县市小学毕业试卷来看,数学试卷命题越来越呈现生活化的趋势,数学试卷的生活味渐浓,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指导生活,高于生活"的新理念。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试卷命题仍然存在着"伪生活化"的现象。所谓"伪生活化",即试题中所呈现的生活情境,或给出的条件、数据,有脱离生活、  相似文献   

16.
郭冰 《初中生辅导》2012,(17):28-32
与压强有关的试题在中考物理试卷里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两年来考查压强知识点的试题多种多样,试题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分析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等。解决压强类问题,可运用"1+3"方案,即"一纲三套路。" 总纲领:认真阅读给定的题目,判断该题属于固体压强问题、液体压强问题还是气体压强问题。明确最主要的招法:定义法、比例法、极值法、公式变形法、控制变量法。  相似文献   

17.
汪明 《物理教师》2011,(10):61-63,67
一线教师的普遍反映,"试题编制难,试题创新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受"拿来主义"思想影响,教师一般习惯于网上现成试卷,或进行简单地筛选拼凑,缺乏独立的编题意识;二是教育测量涉及统计学、心理学等方  相似文献   

18.
在中考试卷中,"课题研究型"试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频频亮相.为了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中考题中这方面的动态,现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江苏高考化学卷延续了近几年高考试题命题的整体趋势,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和江苏高考化学科最新修订的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的要求。本文以试卷中化学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的试题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焦利明 《考试周刊》2010,(31):169-170
"地理概念不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尤其是高三地理教师在班级试卷分析时经常指出的学生试题错误的主要原因,为此教师总是采取各自相应的策略,无不尽其所能。地理概念的教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