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学习是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础,它不只强调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更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我们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学习方法。老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学习过程来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肖宝香 《考试周刊》2013,(50):96-97
当今的英语课堂是大班教学,教师的精力无法顾及全班同学的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初步具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由此,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论,在此模式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制订出良好的学习方案,得到解决英语学习过程所遇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主能动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教师如何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呢?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独立性语文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主要指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具有认识的独特性,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意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精神的落实,基础是自主,关键也是自主。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就必须把教学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更多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这就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以及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加以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而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同时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针对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安霞 《甘肃教育》2010,(11):20-20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着眼点之一。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不是承受教师讲解的容器,而是要独立思考;教师不能满足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对学习采取研究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融洽师生关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课是学生挖掘潜力的主要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要注重新课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位,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创设最佳学习氛围,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同时,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正是在自己的经验背景下去建构知识的,所以我们的教学绝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一环,有效合理的学习方式应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自主学习,有效指导",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所以教师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会学生正确思维,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教育的不断完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创造的能力,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合作、探究”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同时,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把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在研究中去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