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演进至宋代,反映广大庶民百姓文化生活情调的俗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主要表现为:(一)市民文化大为兴盛;(二)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三)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特色出现了雅而俗化的趋势。宋代俗文化的发展,与宋代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首先,社会关系的变革,庶人阶层的崛起,开启了宋代社会文化平民化的进程,为文化下移创造了条件;其次,大量的下层士人进入上流社会,使世俗化的审美标准得以在上层社会确立;再次,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俗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宋代南方文化的繁荣首推以两浙、福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为代表的闽浙赣地区。闽浙赣三地相互毗邻,自古便交流频繁。宋代闽浙赣区域在崇文好学,兴建书院,藏书丰富,科举发达,人才荟萃,理学传承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正是上述文化共性,最终促使闽浙赣区域在宋代达到其文化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3.
对于汉字的发展来说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时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对汉字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宋代经济的繁荣 ,教育的普及 ,底层文化的兴起 ,政治学术思想的斗争 ,以及文字观念的矛盾等等 ,都在汉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得宋代汉字处在治与乱、正与俗的激烈碰撞之中  相似文献   

4.
"休闲"二字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意指精神上的安宁与自由。宋代休闲词创作达到繁荣,是与宋代商业文化高度发展、休沐制度日趋完善及词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按创作内容,宋代休闲词可分为享乐词、闲情词与隐逸词。宋代休闲词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娱乐、社交和审美三方面,其根本是实现了文人精神层面的宣泄与放松,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5.
李秋华 《文教资料》2007,(23):126-128
宋代市俗文化承上启下,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笔重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是我国文化的转型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市俗文化的兴盛究其原因在于当时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文化享乐风气以及市俗文化本身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诗词文化和体育文化并盛的时期,宋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当时流行的运动项目、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以及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从宋诗词的体育活动描述中,可以窥探宋代体育文化发展状况,为当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宋代在中国古代史上以“崇文抑武”而著称于世,宋代文化的繁荣也达到最高程度,而宋代宗室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了自身独特的宗室文化,成为活跃在宋代文化舞台上的最为独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杉木对宋文化的影响远大于前代。杉木所制棺椁体现了宋人注重"事死"的孝道;杉木制琴,反映宋人斫琴追求"阴阳相合"的特点,并发展了古琴制作的方法以及作曲艺术的风格;杉木制药焚香,提高了宋代的医学水平,发展了人们的养生观念,使养生文化更加多元化;吟杉作诗,是宋代诗词文化繁荣的一种表现。杉木文化丰富了宋代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期,尔后的元明两代对此也望尘莫及.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其发展程度也处于领先地位.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宋代文化的相对繁荣也对现代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宋王朝实行扩大科举取士名额、殿试、严格考试规则,创设"特奏名"等一系列科举制度改革,引发了学士文人走科学为公之路的愿望,激发了社会各阶层潜研学术文化的浓厚风气,为宋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阐析北宋名臣蔡裹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清道粹美的风格特色。指出蔡襄诗歌最具宋诗特色,是闽中最早确立宋调的诗人。  相似文献   

12.
南宋的花鸟、走兽类绘画较之北宋来,主要有四点变化:表现出充分的创作个性和特长,风格、技法呈多样性发展;注重主体与环境关系的处理,花鸟改变了北宋的全写实,畜兽则相反地转向了全写实;将北宋的长卷大轴,转为以册页和纨扇为主,向小型、精巧化发展;继承北宋人画的传统,并发展出“四君子”、“岁寒三友”,以之寄托高洁情怀或民族气节,且将水墨花卉竹木的艺术性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宋诗钞》的编选、刊刻及流传是清初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宋诗钞》被广泛赠送京师著名诗人,为宋诗风由京师向全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吴之振、吕留良的宗宋诗论,尤其是对江西诗派的推重,大大促进了宗宋诗风兴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牧牛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牧牛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田的大面积开垦、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屠牛业的兴盛、朝廷鼓励诸因素的影响,宋代耕牛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耕牛贸易的对象表现为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南方的福建、广南、两浙和北方京师开封最为兴盛。耕牛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牛区畜力不足的状况,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戴震集清代前期学术诸家之大成,不仅有淹博的经学素养,识断精审,不泥于古人成说、汉唐旧注,从经文原典求索圣人文意,而且,他治学能够博涉经史百家之学,兼采汉学训诂、宋学义理,并融汇训诂、义理于一体,贯穿他一生的学术生涯。本文通过类比、综合的论证方法,阐述了汉宋学术在戴震治学生涯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与大陆学界对宋代历史评价长期流行的"积贫积弱"说相反,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众多研究汉学的外国学者却对宋代历史给予极高评价。在国外学者眼里,宋代政治之成熟,尤其是经济之昌盛,思想文化之繁荣,科技之发达,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昌盛的黄金阶段,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和辉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北宋理学开山周敦颐,提出了一个以“无极“为本体,以“诚“与“中“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内容,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欲观于一体,把自然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的“无欲“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代晁公武所编《郡斋读书志》,以文献著录及其解题形式体现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并影响和推进了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在《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其中著录和记载了许多唐五代文学史料。这些资料至今大多已佚,通过《郡斋读书志》的解题能清楚地了解其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是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初次启动,然而这次整体性转型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本文拟分三部分来描述和解释这个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课题。文章首先比较宋代与盛唐的经济实力,展示宋代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地位;然后通过宋代工商社会的肇兴,原始工业化的启动、城镇化的扩展及海外贸易体系的兴盛来论述宋代已经具备了转变的基础;最后解释为什么中国从传统到近代转变的首次进程半途夭折,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杭州在宋初就已经呈现出较为繁胜的景象,为词人所关注,并形诸歌咏,反映了伴随着宋代城市革命之后,不断成长和繁荣的杭州都市文化之美.在北宋的杭州,自然景观与都市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互为依存的风景,于都市文化之中,体验山水之美,两者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一体的,这无疑开始了一种观念革命的历程,也预示了一种生存方式的重大转折.在杭州都市文化的文学书写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变化与发展的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