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宦官擅权,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在二十四史中就有不少宦官把持朝政、为害天下的记载。他们的得势,总是与政治昏暗,社会动荡相伴随。赵高指鹿为马,连皇帝也莫敢置辩。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更迭专政,弄得政治腐败昏暗,终于酿成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局面。唐朝中叶以  相似文献   

2.
神策军中尉是唐代中后期宦官最为显赫的职务,其职权通过典领中央禁军而不断延伸,逐步侵夺宰相的议政决策大权,进而把持朝政,最终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王守栋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3):62-63,67
唐代宦官的权势经安史之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权力从内廷向外朝逐步延伸,从间接向皇帝进言干预朝政到直接把持军政要职,最终形成了专权格局。本文以高力士与李辅国两大权阉为个案,透析安史之乱前后宦官权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中华明的发祥地,夏商以来直到宋金为止,河南几乎一直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身处天子脚下的河南人创作了大量的时政歌谣。河南时政歌谣富有传统特色:一、敢于把柔头直指最高统治,公开揭帝后之短、之丑、之劣、之毒;二、对宦官、外戚、奸臣把持朝政、祸国殃民现象深恶痛绝,大胆谴责;三、对清官廉吏的歌颂总是发自肺腑由衷赞美,流露出无比的敬爱之情;四、富于现实性、政治性和斗争性,感情强烈,爱憎分明,语言形象生动,简短有力。  相似文献   

5.
东汉的黄门北寺狱是设在宫禁之内的诏狱,囚禁对象主要是反对宦官专权的朝野士大夫。狱内审讯、监管由宦官负责,经常非刑虐杀犯人。该狱囚犯经历的司法审判程序和其他诏狱有别,多是宦官矫诏或唆使皇帝直接下诏拘捕,以避开外朝官员的审查覆议。外戚、士大夫针对宦官把持的这所监狱采取了争夺与反制措施。“党锢之祸”后,随着汉末政治形势演变,黄门北寺狱的地位与作用逐渐下降,直至毁灭。  相似文献   

6.
外戚集团擅政专权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前期,而以汉代为甚。尤其是东汉王朝,几乎成为外成天下。清代史学家赵翼云:“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捐”①。当代史学家何兹全亦说:“唐和明清都有宦官专权,但却没有外戚擅政,只有西汉后期和东汉,外成才成为政治上的大势力。”②由于汉代外戚专权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深,故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外威集团的形成及擅政原因作一探究,以求正于大家。汉代外戚“成为政治上的大势力”的原因甚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和汉代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早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就受到…  相似文献   

7.
"客主以首引"为赋的体制之一。所谓"客主":或为真实人物,或为虚构人物,或客为虚构人物而主为自己,或为假托人物;"客主"对话,有时会出现在篇末。"客主以首引"有利于赋的"风(讽)谏"的展开,一是使讽谏有的放矢,所谓讽谏什么;二是讽谏不直指帝王而直指"客",很好地完成委婉进言的讽谏。"客主以首引"的一问一答又为赋作叙事情节的层层演进提供了绝好的形式,并使赋作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客主以首引"使《答客难》之类赋作可以以批驳对方的质疑来自我展开励志抒怀。有的赋不立"客主以首引",如《文选》赋"志"类作品特别强调自我立志,《文选》赋"纪行"类、"游览"类、"江海"类作品是游走式的构成方式,这是赋作自身特殊意味所决定的。中古赋序的大量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客主以首引"的影响。"客主以首引"已经成为赋的文体象征,也是文学作品追溯"记言"传统、追溯语言交流功能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朗读题目 (音画视听:"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师: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这便引出了《水浒》一百零八将。今天先表一人。  相似文献   

9.
<正>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局面的出现,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利用皇帝作为工具进行斗争的产物。皇帝小时,大权掌握在监护人母亲及其娘家一方组成的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要夺回大权只能靠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乘机专权。二者比较,宦官专权危害更大。宦官制度产生于周朝,周王建立庞大的后妃制度,为防止数目众多的妻子红杏出墙,把她们关在后宫与世隔绝,但王宫工作不能完全由女人承担,因而想出一种残忍的办法,即由阉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中后期,王公贵族、官僚富户大量掠夺农民土地,无地少地的农民数量增加,负担沉重.这期间,皇帝又大多昏庸,宦官、权臣相继把持朝政,政治黑暗.然而明朝却没有在这种打击下走向覆灭,社会状况依然相对稳定,并延续了近百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产农作物的传入确保了人民的粮食供给是其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许浑《丁卯集》的思想内涵并非如传统上所认为的徜徉山水、遁世绝俗那么单纯。济世思想或明或暗地震穿了诗人的一生,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丁卯集》丰富的题材和深刻的内蕴。突出的是对宦官把持朝政、藩镇拥军割据及皇帝荒淫昏庸等晚唐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有较为真切的反映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经过“安史之乱”八年洗劫之后的中唐时期,是一个政治腐败、危机四伏的时代。在朝廷内部,宦官掌握兵权,把持朝政;从长城以外到淮水之滨,一个个挂着朝廷“节度使”招牌的地方军阀各霸一方,世代相袭,形成一个个的独立王  相似文献   

13.
“赋”字源于社会劳动生活的实际需要,赋体亦是为了满足“赋政”这种社会政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形式。赋政促使了赋体的萌芽、形成与繁兴。赋字、赋政、赋体所具有的朝政实用性、铺陈体物性、宏观包容性则为后世文人从其身上发展和衍生出各种赋的类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1.和帝时,窦太后临朝,窦宪谊权,宦官郑众等诛之,以功封大长秋。,.安帝疡帝时,邓太后临朝,邓鹭执政,宦官江京等诛之,以功封列侯。3.顺帝时,阎太后临朝,阎泛擅权,宦官孙程等诛之,十九人以功封侯。4.植帝时,梁太后临朝,梁炎坦权,宦官单超等诛之,五人以功封侯,称五虎·5.早帝时,外戚窦武执政,宦言曹竹等诛之,兴党锢之狱。。.帝种和顺帝时.何太后临朝,何迸欣仪,宦官张让等诛之,袁绍等杀宦食.至此,外戚、宦官同归r尽.东汉外戚、宦官斗争简况@建业 ~~  相似文献   

15.
杨震是东汉安帝时期的大儒与名臣。他精通儒学,居官清廉,身居高位,却不愿恋栈自保,对于皇帝的失德失政,每每极言直谏。杨震对朝政的批评,触及到东汉统治体制的所有弊端:外戚干政、宦官弄权、乳母乱政、贪污成风、朋党之争。秉执儒家"修齐治平"之学,没有真正融入官场"利益集团"之中,是杨震被当政集团迫害致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宦官制度由来已久,但在古代中国直到秦汉之前,宦官阶层还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宦官得宠专权还仅是个别的事例。随着汉武帝加强中央中枢机构,使宦官有隙参与朝政,形成所谓“中朝”,特别是东汉以后宦官专权,其社会地位得到很快的提高,从  相似文献   

17.
杨贵妃是唐玄宗后期宫廷后妃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她借着玄宗对她的专宠,结成以杨国忠为首的杨氏外戚集团,把持朝政、巧取豪夺、收受贿赂、淫乐腐化,直接参与高级官员的任命和军国重大政务的决策和执行,在政治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近年来宣扬的"杨贵妃从不参与政治"、"杨贵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妃中唯一不参与政治的一个"等说法,明确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历来对此赋的评价归纳为三说:纵情说、正情说、寄托说。理解此赋主旨的关键是回到文本,将之视为诗人陶渊明在模拟前人作品中以"生命印证生命"的方式所完成的生命和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教育。教师要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案,根据历史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科学构思教案的整体,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诱发学生去探索。 一、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思维的核心,学生只有按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培养,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我首先把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例如,我在讲黄巾起义的原因时,先以生动的材料提示: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他们公开出卖官职,而靠钱买官的人上任后就拼命搜刮。有的宦官给狗和马穿戴上绸缎衣服和官帽子,穷奢极欲。外戚梁冀专断朝政20年,骄奢横暴,凶残无比。有一次农民误入他的兔苑打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宦官制度源远流长,明代宦官人数之众多、机构之庞大、职能之全面在中国历史上堪称一绝.明代宦官专擅朝政局面的出现,严重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宦官如何能够得到如此特殊的地位,值得研究.本文试图从宦官的职守来看宦官在明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