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校标是由文字、图案、意象等主要元素构成的,反映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并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意义的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大学校标文化呈现出了以下特点:我国大学校标结构模式兼具强烈的西方化特点与民族化情结;大学校标作为"大学文化的名片",能够表达出大学的办学理念,突显大学的办学特色,承载大学的文化精神并透射大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标是一所学校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的独特体现,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校标教育可以渗透到高校德育、智育和美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爱国爱校、追求知识的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校标中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素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高校培养全面的人才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标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它是由文字、图案、意象、颜色等社会符号构成的。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校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在大学校标这类多模态语篇中,图案、文字、意象、颜色等多种模态可以共同构建并传达大学文化内涵,帮助校标设计者科学地选择和协调各种模态,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同时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促进大众对校标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校训、校歌、校标和校风等校本文化元素的成因、特点和作用,提出了凝聚大学精神、推动校本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校训、校歌、校标和校风等校本文化元素的成因、特点和作用,提出了凝聚大学精神、推动校本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合作办学的实践为例证,阐述了校地合作办学的定义、重要性及基本做法,并就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办好大学的核心要素是理念、实践及理念与实践的结合。许多知名高校在办学上是成功的,其中我们选取了美国常春藤盟校,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中国C9盟校,中国的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大学文化的内涵、作用、特点,大学文化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学科文化的关系,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要点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尤为迫切和重要,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在凝练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上,其关键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和结合地域文化与人才培养需求的大学特色文化建设、学科个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锁明 《文教资料》2013,(26):83-85
质量问题是当代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与世界高等教育平等对话的一个基本条件.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内涵提升阶段.高校应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办学条件、监控体系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质量立校,成为永恒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多校园区办学管理及教学质量保障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丽 《高教探索》2003,(1):22-24
高校多校园区办学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 ,多校园区办学面临着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等问题 ,本文从管理理念、学科融合、办学质量监控及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多校园区办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保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温岭市实验小学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文化润校、质量立校、艺术亮校”的理念,在建设校园文化上,既用继承的眼光保持学校的优良传统,又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与现代校园文化接轨,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学军教育两大特色,成为一所文化内涵丰富的学校。  相似文献   

12.
技术立校,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和战略路径,也是高职办学的根本所在。学生培养需要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技术应用,高职内涵发展对于技术追求更不可或缺。对此逐一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职的内涵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在建校30周年之际,回顾学校30年来的办学历程,展望开放大学的发展前景,为适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凝练和完善大学文化,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事业发展,我校于2008年10月发布了《关于征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校训、校风、校标、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进入"十五"以来,我校将"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作为实现办学目标的基本策略,并把"科研兴校"作为发展策略之首。在引领教师脚踏实地研究过程中,发挥教育科研所具有的指导力、凝聚力、引领力、提升力,拓展教师生命的内涵,从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始终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生命。“以教学为本 ,以质量立校”理应成为前进中高校永恒的研究主题与办学理念 ,成为高校的旗帜、追求、形象和精神。当前高校确立并落实“教学为本 ,质量立校”应采取六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高校博物馆特色鲜明、馆藏丰富,具有多种学科的研究资源,集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历史传承以及大学文化的深厚底蕴、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是建设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黑龙江工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开展工程文化教育,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作为推进文化强校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载体,并通过建设全国首家以传播工程文化理念为主题的工程文化博物馆,不断提升工程文化教育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大学文化的品位和吸引力,在文化育人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伊犁师范学院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在建立科学的大学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健全完善的大学文化建设保障载体、谋划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建设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起了与学院教育理念、办学规模、专业特点、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大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明德小学于2004年在吉林省内率先提出"书香教育"的办学理念。经过10年探索,书香教育历经书香文化理念阶段、书香文化建设阶段和书香文化升华阶段,形成了"书香立校,智慧立人"的办学特色,并从树立文化管理理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制度文化机制、强化责任管理制度方面加以保障。"书香校园"建设为学校特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9.
内涵式发展是强调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民办高校应实施战略重心的转移,追求“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等办学内涵的教育理念,采取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发展模式,使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勇于创新,理念先行,实施“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品位强校”三大战略,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层次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