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依然执着●彭长湘我是1980年从师专体育系毕业分配到离县城50公里的一所中学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从教16年,我有许多的感触,而感触最深的,也是梦想过的莫过于———早日扩建一块属于自己的操场。那年,我登上开往学校的火车,在四面环山的小车站下车后,迎...  相似文献   

2.
欧阳松 《中国钓鱼》2005,(10):50-52
小暑过后,接连下了两天的大雨,正被高温燎烤中的小城一下子被洗刷得清新起来,城外东湖小水库蓄满了水,那曾让我魂牵梦萦的三角坝水库也一定水满鱼肥吧。也许,我应该去钓上几天,了却去年未曾实现的钓大鱼梦(见《中国钓鱼》2005年第三期《走,野钓去》)。  相似文献   

3.
<正>本溪县实验小学,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个"东家",是县城最好的学校。老"东家"是距县城20多公里的一所农村学校。三年前,教育整合,我因此来到了县城的实验小学。曾经的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怀揣梦想,扬帆起航的年代早已离我而去。不惑之年的我,初到实验小学时,只想平平稳稳地度过,不想再是以前那样风吹日晒的日子。可谁知,新学期的课务安排并未如我所愿,我又回到了操场上,而且还是人见人休的一年级。也由  相似文献   

4.
我迷上钓鱼已有5年了。作为一个女同志,我是怎样加入到钓鱼大军这个行列的呢?那还要从5年前说起。 我的家乡坐落在蒙山脚下,沂水河边,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县城。县城虽小,喜爱钓鱼的人却非常多,我家那口子便是其中“小有名气”的一个。每逢节假日,他是天天泡在水库边上,天不亮就走,月上柳梢才归。我  相似文献   

5.
在流经我县城的三大河流中,网箱养鱼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它每年的产出大大超过了我县湖库的捕捞量,成为我县人们餐桌上美味佳肴的一大亮点。网箱渔业的发展,也为我县广大垂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钓场。我翻阅了2011年的钓鱼记录,从4月到12月的9个月里,有63天是在网箱边度过的。抛开各种小杂鱼(含小鲤)不算,共钓得...  相似文献   

6.
史俊波 《收藏》2006,(10):146-146
我与《收藏》最初结缘是在1994年冬天,那时我还在廊坊市上学,因为家在县城里,所以每周周末都要回家。有次等车时,偶然在小书摊上看到一本《收藏》。由于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学生当时虽然有困难,还是下决心掏出4.20元买下了这本1994年第10期《收藏》。回家阅读了很多次。  相似文献   

7.
1953年秋,只有6岁的我跟随着父母举家北迁,由陕西来到青海省黄河边上的小县城——贵德县。父亲在县医院上班,我们弟兄进学校读书。每逢假期或星期天,我们总要去黄河边玩,游泳、捉鸟、挖甘草、吃酸酸的沙棘果……而最有兴趣的莫过于钓鱼。  相似文献   

8.
吕皓 《乒乓世界》2004,(7):i006-i006
姥爷特兴奋地拿着第四期《乒乓世界》。千里迢迢从小县城赶来告诉我,“大维杯”乒乓球有奖征文开始了,要我也写篇试试。望着神采奕奕的姥爷,还有刚给我换完底板回来的爸爸,一时间我只觉得心潮澎湃,脑中闪过了许多以前他们打球的画面。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正> 当我双手捧着县教育局颁发的“体育教学能手”荣誉证时,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便是她——《学校体育》杂志。七年前,我在县城的一所学校里看到了一本《学校体育》。初次拜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我们便订了这本杂志。头几年资金紧张,我们在众多体育教育报刊中,也只保留了她。她是我前进的航标、指路的灯塔、唯一的良师、  相似文献   

10.
一、来函与回复 贵州省会江县罗开阳来信:我生活在偏僻的小县城.我们这里没有武术学校.也没有武术书籍。听说武术能够强身健体,我就订了一份《中华武术》杂志。现在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我得了肾结石.听别人说练习气功可以把结石排出来,请问哪里有这种气功功法的书籍出售?  相似文献   

11.
何树岗 《钓鱼》2010,(9):46-46
我是一个垂钓爱好者,已有二十多年的钓龄。2005年我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开办了一个渔具店,取名“神钓手渔具店”。一边打点生意,一边忙里偷闲地出钓。两者相得益彰,可谓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为人师的日子,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12年前的秋天,20岁的我带着几分稚气,满怀憧憬踏上了工作岗位。按照政策分配,我去了离县城较远的一所农村学校报到,  相似文献   

13.
姚毅 《钓鱼》2012,(10):37-37
春夏之交,海竿钓大鱼还没有开始,对于我这样常使海竿的人来说,真不是滋味,于是在这样的时节,我就改用手竿。前些天我被钓友带到本地的一个小水库,竟钓上了马口鱼,且数量之多,让我惊喜。这个小水库离县城二十里路,它隐没于山中,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雾里看花     
当年,那英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上唱红了一首“雾里看花”,今天,我觉得在乒乓球器材市场上,似乎花也被雾挡着,越来越让人看不清了。 我生活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小县城里。在我们这儿,一片PALIO  相似文献   

15.
钓友信箱     
刘强 《钓鱼》2004,(3):11-11
你们好『我是辽宁省辽阳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一个十足的钓鱼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你们公司的产品,贵公司产品的良好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一下子买了4个钓轮高登R40L、R50L各两个以及后刹5个轴承。我已经用了三四年了,一直都未出问题。最近,因使用不当,把R40L给弄坏了。由于我们这里是一个小县城,交通又不方便,很难买到这方面的零件,于是,我在杂志上查到了贵公司的地址,现已将损坏的渔轮和零部件寄过去了,请求贵公司帮助维修。  相似文献   

16.
胡岩木 《中国钓鱼》2005,(12):61-61
上高县城是一个不到十77人口的小县城。清清的锦江河,将县城分为南北两大块两岸的水泥护堤和花岗行的栏杆,显得美丽而庄严。三座石桥横跨,南来北往,很是立便,这小小的县城不但幽雅美丽,而且它曾是抗日战争的重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淡绿色的大运河从我们这个小城中间穿城而过。而每天在城区的河道里,挤挤巴巴地泊满了大小船只,阻碍着水路交通,因此,前几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从城外又开挖了一道弧形绕城河,在城的东西两头与旧河道相接,形成了一个弓形。城外新开的河是“弓背”,城里的旧河道是“弓弦”。由于城内气  相似文献   

18.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19.
阿庸 《精武》2008,(1):41-43
我出生在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深山里,那一年是旧历的丙午年。算命先生一般把这一年称之为“红羊劫”。好的不灵坏的灵,果然我还没满月,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并没有因为我们矿距离县城四十公里之外,环境偏僻、信息闭塞就免受冲击,相反,红日高照红透山,运动开展得尤甚于县城。一时间在这个山高皇帝远、农工杂居、城乡一体的小镇上,连茅厕墙上都贴满了大字报,闹的是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相似文献   

20.
我已过花甲之年,可丝毫不觉衰老,行动仍然相当灵活,这不能不归功于我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我生长在上海。我在小学时就是体育积极分子。我的母校是上海万竹小学(今上海市实验小学),体育课在学校里是重点课之一。学校有好几位体育老师,体育设施在当时已经算不错的了;有一个运动场,有单杠、双杠、沙坑、小足球门框。能进行跑、跳、投掷以及小足球(那时叫小橡皮球)比赛和训练。到我读到五六年级时,学校中还添了一项撑竿跳高呢。我最喜欢上体育课,课余,总是在操场上跑跳和翻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