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NF训练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NF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原先用于神经肌肉瘫痪病人的治疗.现就PNF的含义、发展柔韧素质、力量素质、消除肌肉疲劳的方法和作用、注意事项及需要研究的问题、运用展望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影响柔韧性的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1、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2、关节的骨结构,3、关节周围的体积大小……。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主动性训练和被动性训练。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和注意点:1、要控制好柔韧性的发展水平,2、柔韧性的发展要兼顾各个有相互联系的部位,3、柔韧性练习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1):194-195
目的:观察利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中的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训练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处于早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之外,还采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八周,观察患者在日常行动中有没有自我坐站转移能力,采用Fugl-meyer(FMA)量表和5m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来评定。结果:训练八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5m起立-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缩短,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两组均明显提高,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利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柔韧素质在武术教学中至关重要,很多武术动作需要柔韧素质。高校学生虽然已到青年,仍然具有提高柔韧素质的可能性。武术教学中需要提高柔韧性的部位主要是肩关节、大腿后侧肌群、髋部、腰部、踝关节。柔韧素质的锻炼方法主要有PNF牵拉法、静力性拉伸法、动力性拉伸法、动静结合拉伸法。在柔韧素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区别对待和适度等事宜。  相似文献   

5.
柔韧性练习往往在准备活动中利用率较高,而在放松活动中不受重视。本文通过对肌肉的机理及收缩力学进行分析,证明在放松活动中运用柔韧性练习,对机体的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肌肉的收缩力量、能量消耗与速度耐力、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等方面,阐述了田径教学训练中肌肉放松的作用。针对肌肉放松能力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放松训练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为科学的指导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少儿在学习舞蹈时,进行身体的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形体提升美感的展现。身体的柔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肌肉的作用。反之不利于对动作技术学习和掌控,降低身体的协调水平,严重会使肌肉或韧带出现损伤。所以,本文是针对少儿舞蹈训练中柔韧性训练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6名女大学生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前后下肢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和研究发现,简化太极拳锻炼能够明显增加人体下肢关节的运动幅度;提示坚持简化太极拳锻炼,能改善下肢各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增大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幅度,有效地提高下肢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对预防下肢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瑞富 《考试周刊》2012,(66):125-125
在平时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少被告知柔韧性素质的概念,同时也经常忽视柔韧性的联系,初中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正盛期,肌肉骨骼等快速生长。如果长期缺乏必要的柔韧性的相关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就会越来越差,容易得各种骨骼关节的症病,而且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更容易损伤到骨骼和关节。本文旨在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入柔韧性练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相关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从健美训练的目的出发,结合生理学知识,指出健美训练者不能忽视柔韧性训练、肌肉的静力性训练、肌肉的重建周期、有氧训练和进食时间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仍是运动训练及体育保健与康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近10年来部分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方法有多种,但相对而言,PNF牵张法当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对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中连接号使用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接号在中文期刊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有关国家标准对连接号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其用法还比较混乱,作者结合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对连接号在学术期刊中的用法提出了一些规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在多种语言和方言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什么”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是它的最基本用法,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非疑问用法也是普遍存在的。概括来说,它表现为五个方面:“什么”的任指用法、“什么”的虚指用法、“什么”的列举用法、“什么”的否定用法、“什么”表委婉语气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15.
回环的构建及现代运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汉语中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修辞方式,回环在现代语言交际中仍被广泛使用,并且呈现出范围更广、用法更活、更注重语义内涵等多种特点。其中,加大信息负载量是当今回环运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征,在齐整中追求变化是其形式上最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多”是现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且使用频率很高的词,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各种用法的“多”在语义、句位、语用、使用频率等方面的特点,证明“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词,它的各种用法是连续的。意义的逐步虚化、句位的固定以及特殊的情态、语篇功能是它虚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俚语,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属于一种次标准语言。它一般用于非正式情景或用于朋友、同事、熟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然而,俚语有时也被用于一些文学作品中以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或某种特殊的目的。在介绍俚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英语小说中俚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48-49,67
"遘"字句是闽语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句式。本文从"遘"字词性及其使用入手,具体分析助词"遘"字句的相关格式及其用法,并探讨此句式在福州、厦门等周边闽方言区的使用情况,从而展现莆仙话"遘"字句处于过渡性状态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柔韧素质作为体能的要素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柔韧素质训练方法有动力拉伸、静力拉伸以及PNF(本体感受法)三种训练方法。练习的形式则分为主动性拉伸和被动性拉伸。目前专门针对柔韧素质的训练中,练习者对各种练习的了解程度还不足;在对静力训练和动力训练练习效果的评价上,所做的研究还不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孟子》前后"斯"字用法的演变及其逐渐消失的原因。《孟子》之前,"斯"字不仅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用法相当复杂。《孟子》之后,"斯"字虽然仍在使用,但其功能、意义都有了明显收缩。中古以后除仿古外,"斯"字已极少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