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英语介词的习得有着重要的启示。英语介词是有着多个义项的词类,但是它们的原型义项是其语义延伸的基础。研究显示,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学习者能较好地掌握介词多个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和隐喻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介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ST6部分和鲁汶本族语英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对比分析常用动词FIND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学习者在使用动词FIND方面与本族语者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各义项的使用来看,学习者存在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一些义项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英语空间介词(俄语中是表示空间关系的前置词)多数是多义性的。这些词的用法复杂,语言学习者完全掌握这些词很困难。鉴于此,主要对英语介词over与俄语前置词через表示的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并描述表空间的义项如何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衍生出诸多非空间义,以期对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多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周伶俐 《英语辅导》2014,(3):166-168
规则多义模式是介词语义网络较为完善的构建模式。结合四部权威字典及BNC语料库分析可知介词to共有16个义项,按照规则多义模式及空间场景不同的观察方法,这些义项可从原型义项衍生出去,最终形成以“朝……方向,朝向……”为原型义项的辐射型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介词困难的现实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研究英语介词的多项语义,对如何提高英语介词教学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考察和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according to, due to,in front of,in consequence of,on behalf of等多词介词的习得特征,涉及它们的总体习得特征、多词介词的广度(量)和深度(个案研究)、习得顺序。本文主要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为研究语料库,以LOCNESS为参考语料库。从St2,St3,St4,St5和St6五个不同学习者群体检索多词介词使用频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工作。研究过程中,还涉及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差异,从而更加全面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多词介词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中国学生的英语介词习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高,多词介词的使用频率也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7.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容器隐喻理论,解释介词in空间语义形成、隐喻意义拓展的原则及过程,可以使英语学习者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介词in的各个义项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王琰 《海外英语》2014,(16):259-260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对于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词义扩展与延伸的过程,探索不同义项间的语义联系,构建微型语义网,并重点论述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介词on的原型空间义项,同时通过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分析,得出on的原型空间概念所拓展的隐喻意义的目标域种类以及分布情况,并对其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空间隐喻的映射过程和规则。  相似文献   

10.
秦建华 《海外英语》2013,(1):234-236,260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数据来源,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探讨使用CONTRIBUTE的"致使"义项时,中国学习者在语义韵上与本族语者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使用CONTRIBUTE致使义项时多用了积极语义韵,少用了中性和消极语义韵。原因可能是语内负迁移和对该词习得深度不足。因此,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义韵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制约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的瓶颈之一是中文式词意推断.而原型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词义的推断和延伸赋予了新的阐释:即每一个词汇均代表了一个语义范畴,在这个特定的范畴中,推断总是从最典型的成员到非典型成员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来实现。本文运用原型理论.以动词break为例.凋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此类动词的原型识别和意义推断等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对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回答四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对动词break的原型识别是否一致;2、二者对break的意义推断有无显著差异;3、中国英语学习者对break的意义推断是否受到母语原型识别的影响;4、影响意义推断的指导机制。本研究涉及的工具根据Rosch原型测试范例设计。包括自由造句测试。典型性判断测试,可译性测试等等。研究对象分别为110名某大学不同专业二年级学生以及34名英语本族语者。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原型识别一致,但意义推断呈现出显著差异,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可译性测试结果与母语原型识别结果呈正相关;本文也揭示了影响意义推断的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不同,中国学生对虚词的使用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在并列连词的使用和名词的搭配上,中国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本文将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并列连词的使用及名词society的搭配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帮助学习者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分析介词off,at,behind的一词多义现象,旨在说明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英语介词的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吴丽君  陈昌勇 《海外英语》2012,(10):123-125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义特征。该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某大学英语专业约50名学生的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探析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探讨核心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大学生多义词习得的障碍。实验结果表明,原型范畴理论能促进多义词习得,提供多义词的核心义项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猜测其在句中的相关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学习者忽视了核心义项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利用隐喻与转喻两大认知手段掌握其他派生义项。该研究能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介词at的空间语义和隐喻拓展含义进行探讨,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从新概念英语教材中选取语料,解释介词at的空间语义与隐喻拓展含义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该介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into各种语义的关系,并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得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into使用上的差异,从而为广大师生在该词的用法上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at的基本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从基本空间语义看,介词at延伸出四种表示空间关系的深层语义。同时,通过空间隐喻,该词还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深入分析介词at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可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该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