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意识的本质,我国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和哲学课的一些权威性教材是这样说的:“意识的本质在于它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的本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互相联系的两个基本观点: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这些说法,忽略了意识的社会性,都没有从本质上把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因而都不能确切地揭示意识的本质。在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出旧唯物主义意识观的窠臼,而且会给抽象人性论以可乘之机。这种错误之所以产  相似文献   

2.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这一定义,科学地阐述了意识的本质并揭示了意识与物质间的关系。学习“意识”问题时,以下几个疑难点需学习者注意。一、人脑与意识人脑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非常特殊的生理活动,这种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生活·字词·哲理(三)○张汉云张洁马海东○五、物质:无质不为物我们常说,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万事万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如果细细琢磨汉语中的“物质”“事物”“存在”这几个字词,确同我们说的哲学观点有着“剪不断”的关系。“物”在甲骨文中字形...  相似文献   

4.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它科学地提示了意识的本质。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一命题 ,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人脑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因为人脑是组织高度复杂、功能高度完善的物质。现代科学证明 ,人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人脑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人脑就如同形成意识的“加工厂”。意识还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一般动物有大脑但没有…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说法混淆了意识与意识活动这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意识活动是人脑形成意识的过程,而意识是意识活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人脑机能的是意识活动,因为机能是生物体内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动能力,而意识不是人脑的机能,它不为人脑所固有,是人脑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意识活动的结果,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意识活动才是人脑所固有的机能.  相似文献   

6.
28)经济:以经为本,据济调节(29)政治:强制与疏导,正人与正己“意识”“思维”“真理”等属于社会的意识现象,已在前文谈及。社会还有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我们说了意识现象,就应当提到经...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人脑的一种基本功能,是与人类自身进化而同步形成的客观天赋。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潜力巨大”(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客观实在”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就一定是“客观实在”。并有其实在性的表现。在对意识的认识上,人们通常的说法是:人脑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笔者认为:意识是人与物作用的形成物。人脑不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而是意识物质属性的显现者。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则是人体器官的本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规定,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基本要求有“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思维活动,从其产生来看是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人脑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但是,思维又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维在形式上是以单个人的活动而出现的,但思维的内容却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思维活动从本质上说是  相似文献   

11.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发出者为了表达某一事物或现象,尽管人脑“仓库”中已有现成的词语供选用,但是为了强调某种特殊的体验、感受,现存的词语又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于是便凋动回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能,使人脑通过组织而形成的大脑皮层某种暂时的联系复活起来,经过复杂的联想转换,将本不表示这一事物或现象的词.依据客观事物之间某种联系,使该词发生临时性词义变化,导致原并不表示该事物或现象的词(外显词)与原表示这一事物或现象的词(潜显词)同义,构成临时同义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所谓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面已”.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意识是高度发展,高度完善并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即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是感知、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反映的最高形式。它能将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意识是通过人...  相似文献   

14.
“法轮功”邪教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李洪志宣扬的一种最粗俗最露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拒绝邪教,要从世界观上打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是我们今天同“法轮功”邪教作斗争的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一、“法轮大法”是最粗俗的唯心主义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特征是,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万物都是由意识产生的,是由意识决定的。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属性…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人类智能是指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 ,用脑力活动表现出来的智力。主要表现为 :感知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判断力和语言表达力等综合性的心理能力 ;而人工智能则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 ,也叫“机械智能”或“智能模拟” ,也可以说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人工智能作为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它进一步表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 ;引起了意识结构的变化 ,扩大了意识论的研究领域考察电脑对人脑某些智能活…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7.
儿童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或高级的心理机能。它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8.
1.0词的非理性色彩1.1词的非理性色彩,指的是词的感性意义(emotionalmeaning)。通常称为“色彩”、“附属色彩”、“表达色彩”、“附属义”、“附加义”、“非理性意义”等。关于词的这部分意义,符淮青(1985)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附属义’的‘义’同‘概念义’(即词的理性意义。引者注)的‘义’意思不同.概念义的‘义’是:①词所标志的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特点的反映,各个词的概念义有千差万别的内容;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同它联系。附属义的‘义’:①反映的不是词标志的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点,只是表明运用者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19.
刘艳辉 《成才之路》2013,(29):15-15
高二教师张志敏在一节语文课上说:“把语文的《自主学习与水平测试》(黄色书皮)拿出来。”某一学生诡异地说:“老师,就是那本黄书吗?”学生听后一愣,老师也是惊愕,随即张老师缓过神来说:“对,就是那个黄书。”另一个学生不干不好意地说:“老师,你真色。”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