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福建高考理科卷第16题为: 问题1:如图1,连结△ABC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A1B1C1,又连结△A1B1C1的各边中点得到△A2B2C2,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A1B1C1,  相似文献   

2.
7.江苏卷     
1.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 (A)3:1.(B)1:3.(C)9:1.(D)1:9.  相似文献   

3.
化学练习题     
例1 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D、E同主族,B、C、D同周期,其原子序数按B、C、D、A、E依次增大.元素D可分别与元素B、C、E形成大气污染物.元素A、D可形成组成为1:1和2:1的化合物甲和乙:元素B、D可形成组成为1:1和1:2的化合物丙和丁;元素C也可以与D形成组成为1:1和1:2的化合物戊和己.其中: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P120第4题如下: 已知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相交,证明议程:A1x+B1y+C1+λ(A2x+B2y+C2)=0(λ∈R)(*),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  相似文献   

5.
1.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C,则  相似文献   

6.
趣味划数     
吴长顺 《数学小灵通》2011,(11):19-19,9
A和B是由1—12按规律排列出的数阵。请划掉A中的若干个数,使自上而下1—4行的数之和的比为1:2:3:4;同样道理,划掉B中的若干个数,使自上而下1—3行的数之和的比为1:2:3。要求A和B中所划的数之和相等。  相似文献   

7.
熊斌 《中等数学》2005,(8):F0004-F0004
1.在正△ABC的三边上依下列方式选取6个点:在边BC上选取点A1、A2,在边CA上选取点B1、B2,在边AB上选取点C1、C2,使得凸六边形A1A2B1B2C1C2的边长都相等.证明:直线A1B2、B1C2、C1A2共点.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0题为 例1-1如图,椭圆C:x^2/a^2+y^2/b^2=1的顶点为A1、A2、B1、B2,焦点为F1、F2,|A1B1|=√7,S平行四边行A1B1A2B2=2S平行四边行B1F1B2F2.  相似文献   

9.
康海明 《数学教学》2010,(12):42-44
1.试题再现 (2010年陕西高考理科第20题)如图1,椭圆C:x^2/a^2+y^2/b^2=1的顶点为A1、A2、B1、B2,焦点为F1、F2,|A1B1|=√7,SA1B1A2B2=2SB1F1B2F2.  相似文献   

10.
1引例——类比联想 例1几何模型: 条件:如图1,A,B是直线l同旁的2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证明).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16题为: 如图1,连结△A0B0C0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A1B1C1,又连结△A1B1C1的各边中点得到△A2B2C2,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0B0C0,△A1B1C1,△A1B2C2,….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已知A0(0,0),B0(3,0),C0(2,2),则点M的坐标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由全国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88页第4题,不难得到下面结论:设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是两条相交直线,则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系(不含直线l2)。  相似文献   

13.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及二次曲线的形状来确定,讨论如下:设直线L与二次曲线M的方程分别为:L:A1x+B1y+C1=0(1)M:Ax2+Bxy+Cy2+Dx+Ey+F=0(2)其中A1、B1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A、B、C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1当B1≠0时,令-A1/B1=k,-C1/B1=b则方程(1)化为:y=kX+b,再把它代入方程(2)并整理得:(A+Bk+Ck2)x2+(Bb+2bc+D+EK)x+b2C+bE+F=0(3)1.1当A+Bk+Ck2≠0时,方程(3)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Δ为:Δ=(Bb+2bC+D+Ek…  相似文献   

14.
例1如图1,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AB⊥B1C. (1)证明:AC=AB1;  相似文献   

15.
宋强 《中等数学》2010,(2):12-12
题目 已知A1、B1、C1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AB1C1、△BC1A1、△CA1B1的外接圆与△ABC的外接圆分别交于点A2、B2、C2(A2≠A,B2≠B,C2≠C),A3、B3、C3分别是A1、B1、C1关于边BC、CA、AB的中点的对称点.证明:  相似文献   

16.
公众场合谨防泄密 场景1:公司班车上,A旁边坐着不熟悉的同事B,B正在看书,A会怎样? 演员表:李小姐(人力资源专员)饰演A:蒋小姐(编辑)饰演B。  相似文献   

17.
例1 锐角A、B、C满足cos^2A cos^2B cos^2C 2cosAcosBcosC=1,求证:A B C=π。  相似文献   

18.
1位似与位似变换 1.1位似图形 定义1位似图形:两个图形相似,且一个图形上的任意点A,B,…,P和另一个图形上的点A’,B’,…,P’分别对应,并且满足:  相似文献   

19.
1.a piece of cake A: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nal exam? B:It’s a piece of cake to me. A:You’re bragging again.what if you failed? B:No way.  相似文献   

20.
高一数学课本(人教版)第12页习题1.1B组第3题: 设集合A={x|(x-3)(x-a)=0}, B={x|(x-4)(x-1)=0},求A∪B,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