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篇的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居  相似文献   

2.
杨树林 《河北教育》2005,(21):35-35
一、在语言积累中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的途径是大量阅读。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不断增强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水平,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感悟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奥妙。其次是背诵,背诵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精句、名篇,同时也促使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逐渐增强,从而达到“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肓,丰富语言的积累。”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形成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的积累,能形成好的语感,开启灵感之门,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对整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能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它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看来,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已经不是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了。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阅读和积累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语言积累",积累不足,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感,更无法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不能真正学好语文。可以说,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有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语言积累不足会影响他们语文能力的长久发展。本文主要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做好语文积累。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阅读和积累是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让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综合素养从哪里获取?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仅有几十篇课文,如果让学生仅限于学习这些课文,则根本满足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还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生活方式,才能承担起语文教学的伟大使命,语文教学要从沉旧的方式中解放出来,语文教师应着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曹艳 《考试周刊》2014,(91):52-5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以看出,语文应当注重语感培养,就像英语一样,有了相应的语感,在学习方面会有很大帮助,语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因人而异,其培养过程也因为个人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情感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区别。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成绩,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话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话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内涵”板块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可见,素养导向下的语言文字学习不是碎片化的,而是需要整合,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统编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为了满足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在小学中高段选编了多篇篇幅较长的叙事类课文。对于教师而言,要引导学生把长文读通、读透,使学生形成整体感知,最终实现“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