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荒诞,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也是西方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的重要话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荒诞的时代”,这一句话像歌词的迭句一样频繁地出现在许多荒诞文学的小说或戏剧的台词中,被西方人反复咏唱。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文学”?“文学”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古代很少作正面再说。本文以”文学“的外延——文体论入手,考察了它所显示的“文学”内涵、指出:“文学”的特征是“文字”,“文学”是一切文字著作,这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文学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训诂学方面挖掘了中国古代文学特征论的文化渊源,并与西方古今文学特征论一一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荒诞 ,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 ,也是西方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的重要话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荒诞的时代” ,这一句话像歌词的迭句一样频繁地出现在许多荒诞文学的小说或戏剧的台词中 ,被西方人反复咏唱。什么是荒诞 ?关于荒诞的含义 ,西方许多哲学家、作家、批评家、学者纷纷作出种种界说与表述 ,其中许多论述见解深刻 ,对我们理解西方文学中的荒诞意识启发很大。然而也必须承认 ,这些界说与表述大多采用抽象理论话语 ,这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 ,同时缺乏现代西方生活的具体感受的我国一般文学读者来讲 ,要深入领会现代西方人荒诞意识的精…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文学有大量作品关注了弱势群体和个体“弱势者”,近年更成为醒目的主题。这些描述揭示了社会权力状况、阶层结构、时代走向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塑造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弱势者”形象。其中有三种审美倾向:理想主义的赞颂,现实主义的描述,文化的思考与揭示。它们表现了不同的审美立场和价值取向,显示了新时期文学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5.
和美文运动中女性写作遵循的中国古典感伤传统不同,苏雪林早期散文有明显的“西化”色彩,表现为对基督教文化、西方唯美一颓废主义文学以及西方社会制度、风俗人物和科学技术等充满亲近感与优越感的描述,显示了她在美文运动中独特的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香格里拉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了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书中描述的桃花源遂成为后世人人憧憬的乐土。在西方文学中,也有不少对令人向往的乐园的描绘。“香格里拉”就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所著的长  相似文献   

7.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的源泉,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人神关系的描述,而此关系的描述主要也是通过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即人神关系从对立、冲突到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学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土壤上成长、繁荣的。要研究西方文学不应忽略基督教的影响。 宗教是个复杂的东西,作为一种世界观,它反映着人们对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思维方式。因而,把它简单地界定为“精神的鸦片”“颠倒的世界观”,恐怕不一定很客观。以基督教而论,它既告诉人们和睦、互爱、宽容,给人提供精神上的避难所,为平衡人们的心理起到一定的疗治作用。又高扬神性,贬损人性、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反动性。至于宗教与文学之间,则显示了更为复杂的关系,作为文化这一大范畴中的不同层面,它们既融合、渗透又互相冲突。我们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总要涉及到基督教,本文试图就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关系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人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研究时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文学长河中都存在着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移情现象。移情现象是西方美学家十九世纪下半期的重要发现,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父子、立普斯、洛慈、谷鲁斯等都为这个发现作出贡献。“移情”一词就是德文Einfunlung  相似文献   

10.
“观念”这个词近来又在升温,文学界何尝不是如此.1986年曾经被称作文学“观念年”.那是新时期文学风起云涌的年代,经历10年“文革”的冷寂之后,文学裹挟着思想解放的岩浆井喷,形成汹涌澎湃的热潮.文学热潮的推动力,在文学自身就是文学观念变革:“人的回归”和“文学的回归”.此次观念变革的特点有二:一是内在主题的忧愤激情,外在形式的轰轰烈烈狂欢;二是争取文学的独立性,“把文学当文学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作为现代分类学意义上的两大文学样式——诗歌和戏剧很难截然区分。况且西方文学史上凡是戏剧成就最大的时代也就是其文学发展的顶峰阶段,而且这样的戏剧样式往往是诗剧。甚至还有人认为“戏剧是最高级最完全的诗歌形式”。与中国古典诗歌刻意追求抒情性或意象性的审美趋向不同,戏剧性的美学要求则成了西方其他文学样式(诗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指文学以人为对象。本文所谈的“人学”思想则是指人性、人情、人道等。西方评论家把卜迦丘(1313—1375)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誉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曲”。人们又把乔叟(1340—1400)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十日谈》相提,认为是人文主义的开山之作。如果说以上两部作品是西方的“人曲”那么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言》,就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曲”之一了。这东西方“人曲”的“人学”思想,灿若明星,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启蒙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代表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西方文学的自然与文明对立主题,是具有现代性的主题。现代性是处在现代条件下的人对现代文明的感觉和态度。18世纪以来的西方众多作家赞美大自然和自然人性,批判现代文明,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特质;作品所表现的以自然对抗文明的主题,具有了现代性批判的深度。西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现代性批判主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要与现代文明唱反调,而是为了呵护本真自然的人性、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考察流贯西方文学中的“弑父”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缺失,揭示了东西方两个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差异,西方所处的子文化体系与中国所处的父文化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西法制文学在“劝善惩恶”和“追求社会平等”主题上,有着一致的人文精神。但由于它们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土壤,受不同的法制精神和文学传统的影响,在理想寄托、艺术风格和表现范式等许多方面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深入探讨中西法制文学的异同,有利于推进中西方文学的比较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学的审美特性,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诗论、文论),一般都着眼于从文学(诗词)的那种言近旨远,言尽意不尽的审美蕴含方面立论,所谓“兴趣”、“神韵”、“意境”或“境界”等等说法,就是对这种审美特性的一种准现象学的描述或概括。在近代以来西方美学由“自上而下”转换到“自下而上”,着力于审美活动中美感经验的分析这一背景的参照下,或“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或。移西方文化之花,接中国文化之木”从而对诗美——“境界”问题做出较深入的研究,堪称“双璧”的,当属王国维与朱光潜。王国维明确标举“境界”,将其作为概括文学审美特性的统摄性范畴,承前启后,开新风气之先,功不可没;而朱光潜在其《文艺心理学》、《诗论》等力作中,则紧紧抓住“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这个中心环扣,对“境界”进行了条分缕析,以近现代在西方得到长足发展的审美经验理论来观照中国文学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积  相似文献   

18.
西方吸血鬼和中国鬼都隶属亚文化中的鬼文化,但是却拥有不同的文学形象,传递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对东西方鬼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东西方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毛猿》——“梦”被戳破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工业化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将人置于非自然状态。这种精神的异化,使20世纪西方文学以寻找人的精神归属为基本主题。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奥尼尔的名剧《毛猿》,通过主人公六个“梦”的破灭”,构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集中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可怕的分裂,表现了逐级上升的三重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悲剧和人道精神是人类悲剧性所使然。在一定阶段,这两者或互为补充,此时悲剧功能主要表现出弥合作用;或互不谐调,此时悲剧功能主要表现出暴露作用。当人类悲剧性发生深刻变化时,悲剧和人道精神也会转为背向,悲剧功能把暴露推向极端,西方现代派文学就是如此,而存在主义的“荒诞悲剧”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暴露人的非理性和非人道。但存在主义文学在与传统的反拨之中也和人道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延续和发展了传统悲剧主题,承袭了传统悲剧的暴露功能。存在主义人道学说与传统人道主义有着天然的关系,是在继承中“否定”,在“否定”中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